昔年图史守岩幽,每仰高文动斗牛。
千里来登徐孺榻,一时如上李膺舟。
激昂囊颖思先出,慰藉泥涂欲晚收。
曾笑王筠无事业,但题草木作风流。
昔年图史守岩幽,每仰高文动斗牛。
千里来登徐孺榻,一时如上李膺舟。
激昂囊颖思先出,慰藉泥涂欲晚收。
曾笑王筠无事业,但题草木作风流。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沈内翰的怀念之情。"昔年图史守岩幽, 每仰高文动斗牛"两句表明诗人曾与沈内翰在偏远的山中图书馆里研读古籍,共赏高洁文章,如同斗牛般的激励彼此。"千里来登徐孺榻,一时如上李膺舟"则写出了沈内翰不远千里而来,与诗人共同攀登学术之巅,犹如古代贤士徐孺、李膺一般。
"激昂囊颖思先出,慰藉泥涂欲晚收"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深切怀念之情。"曾笑王筠无事业,但题草木作风流"则是对沈内翰的赞美,他虽无功名,却能以草木为题材,创作出流传后世的佳作。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对知识、学问和文学创作的重视,以及对朋友才华的欣赏。诗中的意境清新自然,情感真挚,体现了宋代文人淡泊名利、崇尚文化修养的一面。
清溪作寱语,湛然大笑之。
仅能知大用,尚未识天机。
贪随言语转,错认二阿师。
个中关捩子,卓然绝百非。
三学未尝坐,何说非与是。
半藏未有言,奚论赞与毁。
解语非干舌,能知诚匪智。
为报清溪公,无事莫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