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远三千道,年衰六十秋。
残躯馀畎亩,荣望岂公侯。
古昔观风政,迂疏学道谋。
倘输分寸力,归去老狐丘。
家远三千道,年衰六十秋。
残躯馀畎亩,荣望岂公侯。
古昔观风政,迂疏学道谋。
倘输分寸力,归去老狐丘。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顾璘的《独坐》,表达了诗人身处远方,年事已高,但仍怀揣着为政改良的愿望,希望能为国家贡献微薄之力,最终选择归隐山林的想法。首句“家远三千道”描绘了诗人远离家乡的遥远路程,次句“年衰六十秋”则感慨岁月流逝,自己已步入老年。第三句“残躯馀畎亩”流露出对身体状况的自嘲,而“荣望岂公侯”则表达了对显赫地位的淡泊,更倾向于平凡生活。接下来,“古昔观风政”暗示了诗人关注时政,而“迂疏学道谋”则表明其虽学识有限,但仍试图以道家思想来寻求治世之道。最后两句“倘输分寸力,归去老狐丘”,诗人表达了即使力量微小,也愿意为国出力,一旦时机成熟,就选择归隐山林,过上宁静的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又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体现了诗人既入世又出世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