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肠慕膻腥,如渴待拾汁。
虽穷爪掌劳,不助唇吻湿。
属厌能几何,忍复贵难得。
三牺良可哀,一割倘未急。
贪夫恣糜烂,梁稻委鹅鸭。
鸾刀久纷纶,馀胾犹在羃。
宁思百亩间,功大等黔赤。
翻令杂鸡豚,就死不见白。
置食为三叹,起坐或忘帻。
若人妙箴规,隐恻鬼神泣。
由仪见古风,未使斯文缺。
药石知良医,乐饵止过客。
仁言可绅书,善应知响集。
饥肠慕膻腥,如渴待拾汁。
虽穷爪掌劳,不助唇吻湿。
属厌能几何,忍复贵难得。
三牺良可哀,一割倘未急。
贪夫恣糜烂,梁稻委鹅鸭。
鸾刀久纷纶,馀胾犹在羃。
宁思百亩间,功大等黔赤。
翻令杂鸡豚,就死不见白。
置食为三叹,起坐或忘帻。
若人妙箴规,隐恻鬼神泣。
由仪见古风,未使斯文缺。
药石知良医,乐饵止过客。
仁言可绅书,善应知响集。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对于节制饮食、拒绝奢侈行为的自我勉励。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生动,比喻恰当,表达了一种崇尚简约、反对浪费的生活态度。
从“饥肠慕膻腥,如渴待拾汁”开始,作者以强烈的比喻形象,描述了对节食的渴望和决心,就像极度饥饿的人渴望找到任何可以充饥的食物一样。接着,“虽穷爪掌劳,不助唇吻湿”表明即便是在极其贫困的情况下,也坚持不以勤劳换取口中之湿,即不愿意通过辛苦的工作去获得奢侈的饮食。
“属厌能几何,忍复贵难得。三牺良可哀,一割倘未急”这几句表达了对节俭生活方式的坚持和对奢侈行为的鄙视。即使是珍贵难求之物,也不愿意轻易去获得,更不用说是一般的牲畜,何况是一次性的放纵。
“贪夫恣糜烂,梁稻委鹅鸭”这两句则描绘了那些贪婪的人如何在生活中无度地挥霍,而自己却坚守节俭的原则,如同将谷物堆积如山,却任由它们腐烂。
“鸾刀久纷纶,馀胾犹在羃”这两句通过对厨房里长时间不使用的刀具和剩余食物的描写,再次强调了节俭生活的重要性,即便是已有的物品,也要尽可能地利用,不浪费。
“宁思百亩间,功大等黔赤。翻令杂鸡豚,就死不见白”则表达了作者对于通过辛勤劳作取得成果的自豪感,以及面对死亡时,对自己一生节俭行为的坚持和满足。
“置食为三叹,起坐或忘帻”这两句描写了在饮食上保持简约,即便是放下食物,也可能会忘记去取用餐巾。这种生活细节的描述,更深化了作者对于节俭态度的坚持。
“若人妙箴规,隐恻鬼神泣”这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那些能够遵循高尚道德规范的人的赞美之情,以及对于不符合这些规范行为的悲哀。
最后,“由仪见古风,未使斯文缺。药石知良医,乐饵止过客。仁言可绅书,善应知响集”这几句总结了作者对待人接物、节俭生活和高尚道德的看法,以及对于能够遵循这些原则的人所持有的尊重与赞赏。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的手法,表达了一种崇尚节俭、反对奢侈的生活哲学,同时也展示了作者个人的道德追求和自我修养。
片帆侧。斜倚轻衫雪色。
凝眸倦、清镜窈然,隐约仙娥泛寒碧。
霜林泪丝织,翻作春红靓饰。
空濛外、多少远山,犹是青螺黛痕积。移时共兰鹢。
正乍展香襟,旋散瑶席。佩珠许傍宫腰摘。
更瑞锦分系,宝钗亲嘱,衍波笺字莫漫湿。
附蘋末吹入。岑寂。又如昔。向洛渚遗尘,步袜重觅。
鸳鸯飞去头俱白。奈踏浪难稳,鄣风无力。
水云天远,只此意,怎忘得。
肃肃金闺彦。古蒲察、巍巍令族,声名久远。
彤管一枝承内则。不写春愁秋怨。
更不假、花针柳线。
千字文章传千古,又何劳、列女纷纷传。
风人旨,异堪羡。鸥波故事今重见。
几生中、双修福慧,才人淑嫒。
绣虎雕龙天付与,好是骊珠一串。
能使我、读之不倦。
俚句勉题容附翼,忝同宗、何故相知晚。
何日欲,会君面。
世间闲日月,甚处能长。棋半局,海生霜。
醉山公、偏记酿王事业,小槽红滴,就卧何妨。
推枕闻炊,结茅量笏,屏当精庐花正忙。
仙格中人故超诣,风尘外物自清章。
却忆扬州烟景,客怀无那,安排向、春海茫茫。
歌串细,领巾香。宜餐秀色,合付王昌。
看欲笑时,闲情体贴,正无人处,密意商量。
蓬壶非远,便双成瑶阙,酒粘花压,应也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