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归燕》
《归燕》全文
唐 / 杜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画堂歌舞喧喧地,社去社来人不看。

长是江楼使君伴,黄昏犹待倚阑干。

(0)
翻译
华丽的大厅里歌声舞蹈热闹非凡,人们忙于社火活动无暇他顾。
常常只有江边楼阁的使君相伴,直到黄昏时分还独自倚着栏杆眺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物是人非的场景,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表达了诗人独自在江楼上的寂寞与怀旧之情。

“画堂歌舞喧喧地”一句,生动地勾勒出一幅繁华热闹的画面,但这种喧嚣并没有吸引过往行人的目光。这里的“画堂”可能是指某种宴会或集会之所,而“歌舞喧喧”则是这种场合中的热烈气氛。

然而,诗人并不在这喧闹之中,他选择了孤独,与“长是江楼使君伴”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这里的“长是”意指长时间地,“江楼”是诗人的居所,而“使君伴”则是诗人心中的伙伴,这里的“使君”很可能是指某位已逝去的人物,或是诗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理想。

最后一句“黄昏犹待倚阑干”,表达了诗人在黄昏时分依然独自徘徊于江楼之上的情景。这里的“犹待”意味着时间仿佛静止,而“倚阑干”则是对那份寂寞和怀念的一种无声表达。

整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与外部喧嚣之间的隔绝,以及他对于已逝去美好时光的深刻怀念。

作者介绍
杜牧

杜牧
朝代:唐   字:牧之   号:樊川居士   籍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生辰:公元803-约852年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猜你喜欢

寄贺魏彦成郎中

扶桑日出天开关,江南太守初赐环。

鸳行旧班三尺脚,踏他龙尾回天颜。

是日奏对惊众目,措国不动安如山。

为郎画省非常调,民曹金谷徒烦要。

江淮久郁鸾凤姿,一飞宜上青云表。

政使垂绅坐庙堂,南北封疆谈笑了。

君不见河南魏弱翁,治行声闻九天上,汉室中兴拜丞相。

(0)

赠忠襄公二孙

乃翁精忠贯日月,一门挺秀俱琅玕。

丹山飞来两雏凤,碧梧翠竹皆停鸾。

武陵溪边忽相遇,口角流涎诵诗句。

卢溪摩顶欲作语,他日云霄还记否。

(0)

长沙北禅览古

明湖涨天光,春云如粉碎。

吴王宫女罢吹箫,象床玉碗今安在。

桃李初开映绿池,绿池水暖摇花枝。

闻道只今池上月,照见吴王繁盛时。

当时粉色艳月彩,今日古坟烟草衰。

草衰不见吴宫事,唯有月下孤猿啼。

猿声哀告问不得,又恐清晓催黄鹂。

(0)

观骆元直经进江南形势图

异时汉网疏天讨,胡儿马齧江南草。

石头重戍岂无兵,将军不识丹阳道。

至今战骨埋秋霜,伤心不忍问耆老。

龙蟠虎踞昔何雄,赤壁濡须在眼中。

浔阳江水射蛟处,旌旗拂天来向东。

艨艟塞川不敢下,昔人曾此破曹公。

横江九道波翻屋,试请轻兵渡淮曲。

夜入长安人不知,应见画图心已熟。

他日将军按此图,鼓行如西如破竹。

(0)

再用韵呈师正·其一

谁怜季子黑貂裘,谈舌曾经动碧油。

客路何施画眉手,自涂香泽慰飘流。

(0)

又自赞

居闲无所乐,从仕无所愧。

忽作此两言,自省过去事。

害性多矣晚乃安,苦心至矣晚乃甘。

咄,我无初终得丧兮,又何乘除于其间。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