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诗·其十二》
《杂诗·其十二》全文
宋 / 李复   形式: 古风

高松怀正气,挺特入空碧。

短棘无直枝,千钩未成尺。

松生倚云冈,棘散傍道侧。

道侧侵行人,牵衣去不得。

丝蔓乱附托,狐狸喜偃息。

美恶类相感,庸讵分知识。

秋风叶落时,碍眼如矛戟。

斤斧不得施,怅然空叹息。

(0)
注释
正气:高尚的品德或精神。
空碧:天空的青翠颜色。
短棘:矮小且带刺的植物。
千钩:极言力量大。
倚:依靠。
道侧:道路旁边。
行人:路上走的人。
丝蔓:细长的藤蔓。
偃息:休息,停息。
庸讵:怎么,哪里。
碍眼:妨碍视线。
斤斧:斧头,这里指砍伐工具。
怅然:失望或遗憾的样子。
翻译
高大的松树充满正气,直插蓝天白云。
矮小的荆棘没有直挺的枝条,即使千钧之力也无法长成一尺。
松树生长在云雾缭绕的山岗,荆棘散落在路边。
路边的荆棘侵扰着行人,拉扯衣服,让人无法前行。
藤蔓纷乱地攀附在它们身上,狐狸喜欢在那里歇息。
美好的和丑陋的相互感应,又怎能分辨出善恶呢?
秋天风吹落叶飘零,像矛戟般刺眼。
因为无法砍伐,只能遗憾地空自叹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同时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开篇“高松怀正气,挺特入空碧”两句,形象地描写了松树拔地而起,直指蓝天,展现出一种坚定不移、独立自立的精神状态。紧接着,“短棘无直枝,千钩未成尺”则通过对比,强调了松树与荆棘之间的差异,表明了正义和邪恶、真伪之分。

“松生倚云冈,棘散傍道侧”继续这个意境,描绘出松树生长在高处,与云相依,而荆棘则散布于人行其侧,这种对比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写实,更有象征意义。

“道侧侵行人,牵衣去不得”一句,则引出了荆棘可能带来的困扰,它们生长在道路旁边,不但妨碍行人,还能牵扯衣角,使人难以脱身。这也许暗喻了生活中的诸多烦恼和障碍。

“丝蔓乱附托,狐狸喜偃息”进一步描绘出一种自然界中弱肉强食的生态状态,以及生灵的不同命运。细小的藤蔓缠绕在一起,而狐狸则在此安然休息,这种现象也反映了人间的不平等和弱肉强食的社会现实。

“美恶类相感,庸讵分知识”这两句诗,则深刻揭示了世间美好与丑陋并存,以及人们对善恶、是非难以辨识的复杂情状。这里所谓的“庸讵”,即指普通人或平凡的人,他们往往无法分辨真正的知识和浅薄的见解。

最后,“秋风叶落时,碍眼如矛戟。斤斧不得施,怅然空叹息”则是在秋天的背景下表达了一种无奈与悲哀之情。当秋风吹过,树叶纷纷落下,如同利剑般刺眼,而斧斧(砍剪工具的声音)也无法施展,这不仅是对自然界变化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映射——面对不可抗力,无从施展自己的能力,只能发出叹息。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勾勒出一个充满哲理思考和情感体验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社会现实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观察和反思。

作者介绍

李复
朝代:元

猜你喜欢

送滕庶子致仕归婺州

春风秋月携歌酒,八十年来玩物华。

已见曾孙骑竹马,犹听侍女唱梅花。

入乡不杖归时健,出郭乘轺到处誇。

儿著绣衣身衣锦,东阳门户胜滕家。

(0)

改业

先生老去饮无兴,居士病来闲有馀。

犹觉醉吟多放逸,不如禅定更清虚。

柘枝紫袖教丸药,羯鼓苍头遣种蔬。

却被山僧戏相问,一时改业意何如。

(0)

自喜

自喜天教我少缘,家徒行计两翩翩。

身兼妻子都三口,鹤与琴书共一船。

僮仆减来无冗食,资粮算外有馀钱。

携将贮作丘中费,犹免饥寒得数年。

(0)

老病幽独偶吟所怀

眼渐昏昏耳渐聋,满头霜雪半身风。

已将身出浮云外,犹寄形于逆旅中。

觞咏罢来宾阁闭,笙歌散后妓房空。

世缘俗念消除尽,别是人间清净翁。

(0)

日高卧

怕寒放懒日高卧,临老谁言牵率身。

夹幕绕房深似洞,重裀衬枕煖于春。

小青衣动桃根起,嫩绿醅浮竹叶新。

未裹头前倾一盏,何如冲雪趁朝人。

(0)

与梦得偶同到敦诗宅感而题壁

山东才副苍生愿,川上俄惊逝水波。

履道凄凉新第宅,宣城零落旧笙歌。

园荒唯有薪堪采,门冷兼无雀可罗。

今日相逢偶同到,伤心不是故经过。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