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江流七月平,全家东下叶舟轻。
阳台得得收云雨,放尽峰峦照眼明。
三峡江流七月平,全家东下叶舟轻。
阳台得得收云雨,放尽峰峦照眼明。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时节,长江三峡的壮丽景色与诗人乘舟东下的生动画面。首句“三峡江流七月平”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夏季长江水位平稳、气势磅礴的景象,展现出大自然的雄伟与宁静之美。接着,“全家东下叶舟轻”则描绘了诗人及其家人乘坐小舟顺流而下的轻盈与自由,仿佛融入了这无垠的江河之中,体验着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流动。
“阳台得得收云雨”一句,巧妙地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阳台,象征着美好的情感与愿望。这里不仅指自然界的云雨收散,也暗喻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晴朗与宁静,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最后,“放尽峰峦照眼明”将视线引向远处的山峦,通过“放尽”二字,强调了视野的开阔与心灵的解放,山峦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明亮,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光明与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对生活美好愿景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是宋代山水田园诗的佳作之一。
我览师省字,惕然中不宁。
悠悠老将至,省身愧未能。
惟昔有曾氏,三省日有恒。
惟今有盛氏,乃能上师曾。
师曾固非难,师曾亦岂易。
省身勿泥三,随地安着己。
柔者思不随,刚者思不厉。
操术必求精,济人不谋利。
如此类推之,一息不容已。
此心贯万端,疑即一贯地。
人品夫何常,希曾亦曾矣。
小子嗟后时,羡君早立志。
从今创脚跟,行远必自迩。
二穗三穗禾,二岐三岐麦。
去年与今年,新野民所穫。
农初得之笑,把玩不忍释。
乂牙珊瑚枝,凌竞战士戟。
又如明堂舞,执籥与秉翟。
又如鸾凤翔,参差垂众翮。
橐籥鼓元气,澒洞浑融液。
薰蒸为太和,混沌此副坼。
令尹今为谁,宋公师相伯。
疾恶真如仇,爱物已成癖。
嘉祥岂虚生,愿献府公宅。
桓桓沈中丞,宪宪唐大国。
周公嘉禾篇,再见出孔壁。
吁嗟薄恶吏,亦自梗天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