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燕南煖未归,晚风吹雪弄霏霏。
乘春且作丰年瑞,和月还为午夜辉。
重压竹枝低欲折,轻兼柳絮湿还飞。
小臣欲拟阳春曲,燮理何人秉化机。
二月燕南煖未归,晚风吹雪弄霏霏。
乘春且作丰年瑞,和月还为午夜辉。
重压竹枝低欲折,轻兼柳絮湿还飞。
小臣欲拟阳春曲,燮理何人秉化机。
这首诗描绘了二月时节,雪花纷飞的景象,充满了诗意与深意。首句“二月燕南煖未归”以燕子未归反衬出冬末春初的寒冷,引出下文对雪花的描写。接着,“晚风吹雪弄霏霏”一句,通过晚风与雪花的互动,营造出一种动态美,将雪花的飘逸与轻盈展现得淋漓尽致。
“乘春且作丰年瑞,和月还为午夜辉”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雪花带来丰收之兆的期待,也借月光下的雪花,展现出一种静谧而美丽的夜晚景象。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蕴含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重压竹枝低欲折,轻兼柳絮湿还飞”则通过对比竹枝与柳絮,形象地表现了雪花的重量与轻盈,以及它在竹枝上停留的姿态,以及与柳絮一同在空中飞舞的情景,展现了雪花独特的魅力。
最后,“小臣欲拟阳春曲,燮理何人秉化机”表达了诗人想要创作赞美春天的曲子,但又感叹于自然界的复杂与变化,需要有人掌握着调和万物的力量。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感慨,也是对治理国家、调和社会秩序的隐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雪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同时也蕴含了对社会和谐与美好未来的向往。
昔年曾到洛城中,玉碗金盘深浅红。
行上荆溪溪畔寺,愧将白发对东风。
昔爱灊川游,青林覆幽石。
道人携手行,萧然名山客。
谁知堕世路,譬如羁飞翮。
林皋未脱去,纷纷头欲白。
轻负皇人经,犹怀稚川策。
幸已弃韦带,远谢功名迹。
聊希闭关士,正苦身为役。
别来二千日,还丹应有获。
毋忘绛囊赠,使我升仙籍。
将酬金镮脆,青绫三万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