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月忒萧条,情绪还依旧。
醉里清歌梦里吟,伤得心儿够。
扶病送春归,病起悲秋又。
花样丰神雪样肤,都为聪明瘦。
风月忒萧条,情绪还依旧。
醉里清歌梦里吟,伤得心儿够。
扶病送春归,病起悲秋又。
花样丰神雪样肤,都为聪明瘦。
这首《卜算子》由清代诗人沈允慎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主人公在风月萧条中情绪依旧的情境。词中以“风月忒萧条”开篇,点明了环境的凄凉与内心的孤寂,随后“情绪还依旧”一句,揭示了尽管外界环境变化,但内心情感并未因此而改变。接下来,“醉里清歌梦里吟,伤得心儿够”两句,运用了对比手法,将现实与梦境、清醒与醉态交织在一起,表达了主人公在现实中的痛苦与逃避现实的渴望,以及这种矛盾状态对心灵造成的深刻伤害。
“扶病送春归,病起悲秋又”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描述了主人公在疾病中送走春天,又在病愈后迎来秋天,季节的更迭仿佛映照着人生的无常与无奈,每一次的循环都伴随着新的悲伤与感慨。最后,“花样丰神雪样肤,都为聪明瘦”两句,以比喻的手法,将主人公的外貌与内在的智慧、情感联系起来,暗示了聪明才智与情感的付出往往伴随着身体的消瘦和精神的疲惫,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因情感投入而身心俱疲的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卜算子》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主人公在复杂情感世界中的挣扎与思考,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探索。
十年不到桐江上,画栋飞甍歘高爽。
长风送月作中秋,主翁携客倾家酿。
筠谷山人饮不多,半醉半醒发清唱。
嫦娥怪我发星星,笑谈犹作青年想。
千里婵娟千里情,不期此夜从君赏。
丹桂香清白露飞,黄芦叶碎微风响。
好怀得酒须放荡,何必拘拘绊尘鞅。
圆缺阴晴转眼间,古人今人几惆怅。
但得明年有此情,抱琴江上重相访。
忆昔军麾满南国,性命一丝悬一息。
老天与年补长贫,白发萧萧今六十。
嵓前桂树倚半空,台上牡丹高数尺。
雨露皇天根后土,前辈风流我何及。
灯火读书眼尽昏,杖屦游山足无力。
齿牙动摇亦已落,逆旅应催早行客。
高阳酒徒谁独存,苏门先生人未识。
春雨魂消韦曲花,秋风怨入山阳笛。
检束方知礼法疏,笑谈尚倚心情密。
瓮头新酒甜如蜜,群从彬彬贺元日。
一庭晴色毳袍轻,醉笔重拈百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