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塞北地非隔,秋实春华体不分。
无定相中常定相,旃檀风绕吉祥云。
闽南塞北地非隔,秋实春华体不分。
无定相中常定相,旃檀风绕吉祥云。
这首诗以“咏盘中佛手”为题,由清朝的乾隆皇帝(弘历)所作。诗中描绘了佛手在盘中的独特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佛手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以及其内在的定性和吉祥之气。
首句“闽南塞北地非隔”,开篇即以辽阔的空间视角,强调了佛手无论置于何地,都能跨越地域界限,展现出其普遍的存在和普世的意义。接着,“秋实春华体不分”一句,巧妙地将佛手与四季的自然现象联系起来,暗示了佛手在不同季节都保持着其独特的生命力与美丽,体现了自然界生生不息的循环之美。
“无定相中常定相,旃檀风绕吉祥云”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前半句“无定相中常定相”表达了佛手虽形态各异,但其内在的定性不变,象征着佛法的恒久不变和内心的平静。后半句“旃檀风绕吉祥云”则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将佛手比作旃檀香,其香气能绕过吉祥的云朵,寓意着佛手带来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美感,更是心灵上的慰藉与吉祥的象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佛手的描绘,不仅赞美了其自然之美,更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和宗教寓意,体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精神世界的深刻洞察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