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端治世苦幽囚,千古空贻善类羞。
格是爱君身敢恤,势须苦口疾方瘳。
明祠傥鉴长非罪,异日焉知广不侯。
一片忠肝明白甚,可怜无计彻凝旒。
无端治世苦幽囚,千古空贻善类羞。
格是爱君身敢恤,势须苦口疾方瘳。
明祠傥鉴长非罪,异日焉知广不侯。
一片忠肝明白甚,可怜无计彻凝旒。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希逢所作的《和感应王祠》。诗中表达了对贤良被冤枉的深深同情和对公正的期盼。首句“无端治世苦幽囚”揭示了主人公无辜受困的境遇,暗含对社会不公的批判。次句“千古空贻善类羞”强调了这种冤屈对于整个良善群体而言是一种耻辱。
“格是爱君身敢恤”表达了诗人对受害者的关爱,即使处境艰难,也敢于直言进谏,希望以此来救治其疾苦。“势须苦口疾方瘳”进一步强调了直言劝诫的重要性,认为只有严厉指出问题才能使对方得到解脱。
“明祠傥鉴长非罪”寄托了诗人对公正神明的祈愿,希望祠庙能公正地审视这位无辜者的过失。“异日焉知广不侯”则对未来抱有一丝期待,暗示或许有一天这位贤者能够洗清冤屈,得到应有的荣誉。
最后两句“一片忠肝明白甚,可怜无计彻凝旒”直接赞美了主人公的忠诚和坦荡,然而又感叹无法直接打动最高统治者,表达了深深的无奈和悲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公正的坚守和对贤良遭遇的深切关怀。
满城灯市荡春烟,宝月沉沉隔海天。
看到六鳌仙有泪,神山沦没已三年。
三年此夕月无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鲲洋梦断夜潮寒,佳节偏怜见月难。
十二楼台春寂寂,满身花露倚栏杆。
倚栏痴待月华来,万斛春愁酒一杯。
恨煞蛮云遮隔住,东风无力为吹开。
蛮云黯黯海天昏,冷对春灯忆梦痕。
今月纵明输古月,更无人说夺昆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