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穷水色与山光,觅得灵源到上方。
蹑断翠厓云汉上,坐扪参井濯沧浪。
行穷水色与山光,觅得灵源到上方。
蹑断翠厓云汉上,坐扪参井濯沧浪。
这首明代虞堪的《登天池山发在公一笑》描绘了诗人游历山水的生动画面。首句“行穷水色与山光”展现了诗人沿着溪流和山色前行,直至视野开阔,山水之美尽收眼底。接着,“觅得灵源到上方”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奥秘的探寻,终于找到了一处神圣而清幽的所在——山顶的道观或寺庙。
“蹑断翠厓云汉上”运用夸张手法,写诗人轻盈地踏过青翠的悬崖,仿佛直入云霄,形象地描绘了登山的艰辛与豪情。最后一句“坐扪参井濯沧浪”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高处坐观星空,手可触及参宿(二十八宿之一)附近,同时想象自己在清泉中洗涤心灵,意境深远,富有禅意。
整首诗通过描绘登山过程中的所见所感,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亲近,以及超脱尘世的心境,富有诗意和哲理。
言出城南门,驱车夹山去。
言寻竹林寺,忽见连山树。
峰色夕阳中,苍筤绿如雾。
钟磬出瑶林,林外微风度。
径入鹤林中,寺外纷古趣。
茅茨作经楼,僧侣禅悦遇。
不见寄奴泉,遥想苏仙句。
有鸟无鹃声,林竹如沐露。
出寺五里馀,复得竹山路。
客亭涧曲临,禅房山坳聚。
翛然绝尘氛,恨无入山具。
由庚由庚,同我太平。二仪交泰,万物咸亨。
天运若枢,王则成之。周道如砥,民则行之。
薄海内外,晏之清之。清晏无波,玉烛调和。
韪我皇风,壤祝衢歌。由王之庚,无偏无党。
由王之庚,引恬引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