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湘中口占四首·其三》
《湘中口占四首·其三》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江边金碧谩层层,户口稀疏塔庙增。

楚俗不知黄面老,家家香火事湘僧。

(0)
翻译
江边的金色建筑层层叠叠,人口稀少却寺庙增多。
楚地的风俗不识老人面容黄,家家户户供奉香火都是为了湘地的僧人。
注释
江边:江畔。
金碧:金黄色的华丽。
谩层层:繁多而无实际意义。
户口:人口。
稀疏:稀少。
塔庙:塔和庙宇。
楚俗:楚地的风俗。
黄面老:形容面容发黄的老者。
家家:每家每户。
香火:供奉的香烛。
事:供奉。
湘僧:湘地的僧人。
鉴赏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江边秋色淡雅的图景。"金碧谩层层"中,"金碧"形容水面的光泽与树木的碧绿,通过"谩"字传达出一种柔和而细腻的感觉,给人以静谧的意境。"户口稀疏塔庙增"则表明在这宁静的江边,人们的居所不多,而古老的塔庙却多了起来,这种对比突出了时光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

诗人通过"楚俗不知黄面老"一句,表现出当地百姓对于佛教文化的陌生与隔阂。"黄面老"指的是佛僧,因为他们脸色微黄且须发皆白,形象上很容易辨识,但这里说"不知",意味着楚地的人们对这些外来宗教人物缺乏了解和认识。

最后一句"家家香火事湘僧"则描绘了一个与前句相对的景象:虽然当地百姓不熟悉佛教,但每个家庭都可能在供奉着某种形式的佛像或是在进行一些简单的佛事活动。这里的"香火"是指燃烧香料和纸钱等祭祀行为,表明即便是在不太了解的情况下,当地居民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并实践了一些佛教习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江边景色的描绘,以及对当地文化与宗教生活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追大司马吴丈及之俄而告别有感·其一

喜及前茅笑语新,终成离别转伤神。

莫疑肝胆非男子,祗为人间少此人。

(0)

哭敬美弟二十四首·其十五

晨朝煮粥啖饥贫,夕向寒林施鬼神。

岂是好生非帝意,不教留却善缘人。

(0)

哭敬美弟二十四首·其五

久将情字付庄周,有泪何曾汗漫流。

今日泪来禁不得,始知真痛在心头。

(0)

哭敬美弟二十四首·其三

一讣惊传渐已真,但来相慰各沾巾。

谁能洗却关情话,祗道乾坤无此人。

(0)

弇园杂咏十六首·其九大观台

日脚低垂雾半笼,虞山一抺有无中。

划然长啸天风起,扫尽浮云现碧空。

(0)

偶成·其六

海山方丈不肯住,要住第三兜率天。

只恐放教居外院,小蛮樊素共年年。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