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结夏西山诸佛刹效初盛体为排律十首·其二》
《结夏西山诸佛刹效初盛体为排律十首·其二》全文
明 / 胡应麟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玉镜悬高座,金轮压大荒。

国疑游净乐,山似踏清凉。

殿吐祥云色,窗含慧日光。

虹霓行画壁,牛女宿雕梁。

一钵携千界,孤灯现十方。袈裟晨灿烂,?盖暮飞扬。

夹户杉松丽,捎檐桂柏香。

灵花芬别院,苦竹翳回廊。

马为驮经白,龙因听法苍。

足三禽是使,牙六象称王。

那叱狞牙动,修罗恚目张。

腰疑天女细,爪忆梵流长。

几夜眠风穴,经年事石霜。

昙摩聊示寂,普化旧徉狂。

浩瀚游秦论,圆通入洛章。

津梁如可涉,拂袖上慈航。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西山诸佛刹的壮丽景象与佛教文化的深邃内涵。诗人以“玉镜”、“金轮”开篇,象征佛法的庄严与光辉,随后通过“国疑游净乐,山似踏清凉”等句,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宁静致远的氛围。殿宇中祥云缭绕,慧日之光照耀,壁画上的虹霓与牛女星宿映衬着建筑的辉煌,展现出佛教艺术的独特魅力。

“一钵携千界,孤灯现十方”则体现了僧侣修行的广泛与深入,无论在何处都能感受到佛法的光芒。诗中还提到“袈裟晨灿烂,?盖暮飞扬”,形象地描绘了僧侣日常生活的庄严与自由。自然景观与佛教文化相融合,“夹户杉松丽,捎檐桂柏香”展现了环境的清幽与和谐。

“灵花芬别院,苦竹翳回廊”进一步强调了佛教对心灵的净化与修行的重要性。马驮经卷、龙听法典,以及那吒、修罗等神祇的形象,展示了佛教故事的丰富与生动。诗中还提到了僧侣的身形与服饰,如“腰疑天女细,爪忆梵流长”,体现了对僧侣修行状态的细腻描绘。

最后,“几夜眠风穴,经年事石霜”表达了僧侣在艰苦环境中坚持修行的决心。“昙摩聊示寂,普化旧徉狂”则暗示了佛教中的生死观与解脱之道。“浩瀚游秦论,圆通入洛章”可能指涉了佛教思想的传播与影响。“津梁如可涉,拂袖上慈航”则表达了对佛法的追求与实践,以及对慈悲与智慧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及其对个人心灵成长和社会和谐的积极影响。

作者介绍
胡应麟

胡应麟
朝代:明   字:元瑞   号:少室山人

(1551—1602)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猜你喜欢

赠净虚

閒云飘尽尔还留,万里长江一叶舟。

风静波停山月小,碧天如洗夜悠悠。

(0)

慰老僧病

眼看几日春将至,向道残年病可哀。

未到百龄何足虑,独怜彭祖已成灰。

(0)

金塔山居杂咏二十首·其二十

住山须带住山骨,山骨山情自合宜。

世间多少英雄汉,纵到深山也不知。

(0)

寄答禅人二偈·其二

誓将寸管侍晨昏,尚有招辞及远魂。

门下三千那不愧,几人真感信陵君。

(0)

生日碧师见访

萧萧匹马扣山扉,不用开言我自知。

空见雨花堆满迹,一瓢寒雪共支饥。

(0)

赠友人十二首·其二

长读金刚一卷经,经声才罢暗叮咛。

生还菽水无他愿,双白看儿到百龄。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