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怜丘壑涤尘襟,竹杖芒鞋历翠岑。
借问仙坛何处是,望中烟树碧云深。
独怜丘壑涤尘襟,竹杖芒鞋历翠岑。
借问仙坛何处是,望中烟树碧云深。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者在山林间漫步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与向往。首句“独怜丘壑涤尘襟”,点明了诗人独自欣赏山川之美,以此来净化心灵,去除世俗的烦恼。接着,“竹杖芒鞋历翠岑”一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踏着竹杖,穿着草鞋,穿行于郁郁葱葱的山岭之间,形象地表现了他亲近自然、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借问仙坛何处是,望中烟树碧云深。”这两句则引出了诗人对于传说中的仙人居所的好奇与探索。他询问着仙坛的位置,目光投向远方,只见烟雾缭绕的树木与深邃的碧云交织在一起,仿佛仙境就在眼前。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神秘、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神秘,激发了人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以及他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绿净湖光,浅寒先到芙蓉岛。
谢池幽梦属才郎,几度生春草。
尘世多情易老。
更那堪、秋风袅袅。
晓来羞对,香芷汀洲,枯荷池沼。
恨锁横波,远山浅黛无人扫。
湘江人去叹无依,此意从谁表。
喜趁良宵月皎。
况难逢、人间两好。
莫辞沉醉,醉入屏山,只愁天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