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山须带住山骨,山骨山情自合宜。
世间多少英雄汉,纵到深山也不知。
住山须带住山骨,山骨山情自合宜。
世间多少英雄汉,纵到深山也不知。
这首诗通过对比山与人的关系,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住山须带住山骨,山骨山情自合宜",意味着居住在山中的人应当拥有与山相融合的灵魂和情感,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并融入自然之中。这里的“山骨”象征着山的精神和本质,而“山情”则是指山所蕴含的情感和生命力。
接下来的两句“世间多少英雄汉,纵到深山也不知”,则揭示了人类与自然之间普遍存在的隔阂。即使是在世人眼中所谓的“英雄”,他们也往往难以真正理解和感受自然界的深邃与奥秘。这句话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感,以及人们在追求物质成就的同时,可能忽视了与自然深层次的连接和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以及对现代人在快节奏生活中容易失去的自然情感的反思。它鼓励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寻找与自然的联系,以获得心灵的平静与满足。
君不见坡仙讥俗士,无竹不可医。
又不见卫风美进德,菉竹歌猗猗。
天生嘉植异凡卉,狷士品题号君子。
凌霄高节挺琅玕,扑地清阴绝尘滓。
曾君种竹绕庭宇,谓竹为宾我为主。
医俗岂独怀坡仙,进德直期追卫武。
古人取物修其身,知仁山水垂法程。
竹之直兮可以励吾节,竹之虚兮可以广吾心。
直节虚心贯始终,高标与竹将无同。
天上清风一挥洒,人间酷暑何所容。
功成三径重归日,宾主相看无愧色。
我闻二仙翁,翩然拂尘服。
携手问还丹,世事瞑双目。
丹成共遐举,离人立于独。
兹事盖窈冥,有无未能卜。
而我独爱翁,萧散青山麓。
不荣文锦裳,不贵黄金屋。
秋雨饭胡麻,春风羹杞菊。
绿醑酿初成,开尊味醲郁。
兴来即倾倒,枕藉山中宿。
金谷花戎戎,长安车辘辘。
天道有乘除,得失互倚伏。
翁应达兹理,优游在空谷。
安得往从之,云山并幽躅。
乱山如聚米,独拥一峰高。
幽胜元无匹,登临岂惮劳。
千林澄霁色,万里见秋毫。
溪涨萦寒碧,松声殷怒涛。
人烟连郡郭,禾黍带林皋。
清世欣无警,丰年庆屡遭。
群公多暇豫,尊酒一游遨。
诗思惭予拙,兹来亦觉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