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尽潇湘第几山,短舆轧轧费跻攀。
柳边官驿堠十里,竹里人家屋数间。
宿霭弄阴风料峭,春泥障路雨斓斑。
韶华衮衮成虚掷,强托清吟解病颜。
行尽潇湘第几山,短舆轧轧费跻攀。
柳边官驿堠十里,竹里人家屋数间。
宿霭弄阴风料峭,春泥障路雨斓斑。
韶华衮衮成虚掷,强托清吟解病颜。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行经潇湘山脉时的景象与心境。"短舆轧轧费跻攀"写出了登山之难,舆车在崎岖的小路上缓慢而困难地前进,这里的“轧轧”生动传达了车轮碾过石子路面的声音,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易。接下来的"柳边官驿堠十里,竹里人家屋数间"则是对山中景色的一种描绘,通过“柳边”、“竹里”的点缀,让人感受到一片生机勃勃的自然风光。
诗人随后又写到了天气变化和春日雨后的路况,"宿霭弄阴风料峭,春泥障路雨斓斑"中的“宿霭”、“弄阴”传达了一种阴冷潮湿的氛围,而“春泥”、“障路”则形象地展示了雨后道路泥泞不堪的情况。
最后,“韶华衮衮成虚掷,强托清吟解病颜”中,“韶华”指的是诗歌的美好,这里是说诗人将自己的情感通过诗歌倾泻出去,但这种倾泻又带有一种无奈和徒劳,如同“虚掷”。而“强托清吟解病颜”则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高声歌唱来缓解内心的痛苦和不适,虽然是出于一种强迫的心理状态,但也反映了诗人对艺术治疗作用的一种信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示了一种既美丽又带有忧郁色彩的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