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念奴娇.过劳劳亭故址》
《念奴娇.过劳劳亭故址》全文
清 / 储福宗   形式: 词  词牌: 念奴娇

断碑遗址,是离尊别泪、曾浇之处。

瘦损青山天亦老,底事怀人延伫。

寸草心肠,柔丝鬓发,歌哭今犹古。

短长亭下,牵车送客良苦。

还念十载飘零,销魂此际,徒咏青莲句。

说向柳条都不管,那便春风知汝。

野店孤蓬,断桥流水,梦觉浑无据。

不如归也,滔滔天下谁与。

(0)
鉴赏

这首《念奴娇·过劳劳亭故址》由清代诗人储福宗所作,描绘了对过往时光的深深怀念与感慨。诗中以“断碑遗址”开篇,点明地点,暗示历史的沧桑与变迁。接着,“离尊别泪、曾浇之处”一句,直接抒发了对离别之痛的深切感受,将个人情感与历史遗迹相融合,营造出一种哀婉而深沉的氛围。

“瘦损青山天亦老,底事怀人延伫”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青山人格化,表达出对逝去岁月的无限留恋和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青山因思念而显得瘦损,天空似乎也为之苍老,这种夸张的描写,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力度,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沉重与无奈。

接下来,“寸草心肠,柔丝鬓发,歌哭今犹古”几句,通过比喻和对比,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寸草之心,柔丝之发,象征着诗人细腻而敏感的情感世界;“歌哭今犹古”,则强调了情感的永恒性,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们对于离别、思念的情感始终如一。

“短长亭下,牵车送客良苦”描绘了送别场景,短亭长亭,车马声声,送别之苦,令人动容。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友情的回忆,也暗含了对人生旅途上离合悲欢的感慨。

“还念十载飘零,销魂此际,徒咏青莲句”表达了对过去十年漂泊生活的追忆,以及此时此刻心灵深处的哀愁,借“青莲句”(李白诗句)来寄托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感伤。

最后,“说向柳条都不管,那便春风知汝”一句,以柳条不语、春风知意,象征着自然界的无言见证,以及诗人对情感世界的深刻理解。即使外界无法完全理解或回应内心的痛苦,但春风似乎能感知到诗人的思绪,为情感找到了一丝慰藉。

“野店孤蓬,断桥流水,梦觉浑无据”描绘了一幅荒凉而孤独的画面,野店孤蓬,断桥流水,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梦境虽美,却难以触及,充满了现实与理想的落差。

“不如归也,滔滔天下谁与”表达了诗人对回归平静生活的渴望,面对世事的纷扰与内心的挣扎,诗人最终选择了归隐,寻找心灵的宁静与解脱。

整首词通过对历史遗迹的追忆、对离别之痛的抒发、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储福宗
朝代:清

猜你喜欢

亭林先生寓曲沃卧病小愈走书相闻即遣使起居奉诗·其二

王路风流缟带长,霸图聊托晋初乡。

遗音西国思千里,老眼中原泪数行。

春逼梦随池草绿,腊残清引阁梅芳。

曾论徽祀虚笾豆,许傍新宫自筑堂。

(0)

登代州白人岩因饮孙园二首·其二

只觉前厓好,何人并结庐?

鹫岩光倚薄,香阁静含虚。

法境清凉外,人烟战伐馀。

因声寄莲社,吾志在山居。

(0)

程义士婴墓·其二

藉地愁无似,凭高泪不穷。

古渠移数壑,新雨落双虹。

故国浮云外,中原蔓草中。

乱余忆黄绮,流汗浃臣躬。

(0)

祝山如席上同钱饮光先生夜话·其二

野衲云山隐自招,高僧列传党人谣。

书中甲子题三径,袖里春秋纪六朝。

路觅西来传梵铎,禅安东渡挂诗瓢。

心灰久已同枯井,不逐风波似汐潮。

(0)

次和过浮溪馆见绿阴之作·其一

春红别树动成旬,池面圆荷贴水新。

自分药栏兼竹穊,一生长作浣花人。

(0)

戎州杂诗

匹马登城暮,苍凉极望间。

青衣天半水,乌撒瘴余山。

风激边笳裂,霜危峡草斑。

独携雄剑在,长啸拂金环。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