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碑遗址,是离尊别泪、曾浇之处。
瘦损青山天亦老,底事怀人延伫。
寸草心肠,柔丝鬓发,歌哭今犹古。
短长亭下,牵车送客良苦。
还念十载飘零,销魂此际,徒咏青莲句。
说向柳条都不管,那便春风知汝。
野店孤蓬,断桥流水,梦觉浑无据。
不如归也,滔滔天下谁与。
断碑遗址,是离尊别泪、曾浇之处。
瘦损青山天亦老,底事怀人延伫。
寸草心肠,柔丝鬓发,歌哭今犹古。
短长亭下,牵车送客良苦。
还念十载飘零,销魂此际,徒咏青莲句。
说向柳条都不管,那便春风知汝。
野店孤蓬,断桥流水,梦觉浑无据。
不如归也,滔滔天下谁与。
这首《念奴娇·过劳劳亭故址》由清代诗人储福宗所作,描绘了对过往时光的深深怀念与感慨。诗中以“断碑遗址”开篇,点明地点,暗示历史的沧桑与变迁。接着,“离尊别泪、曾浇之处”一句,直接抒发了对离别之痛的深切感受,将个人情感与历史遗迹相融合,营造出一种哀婉而深沉的氛围。
“瘦损青山天亦老,底事怀人延伫”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青山人格化,表达出对逝去岁月的无限留恋和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青山因思念而显得瘦损,天空似乎也为之苍老,这种夸张的描写,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力度,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沉重与无奈。
接下来,“寸草心肠,柔丝鬓发,歌哭今犹古”几句,通过比喻和对比,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寸草之心,柔丝之发,象征着诗人细腻而敏感的情感世界;“歌哭今犹古”,则强调了情感的永恒性,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们对于离别、思念的情感始终如一。
“短长亭下,牵车送客良苦”描绘了送别场景,短亭长亭,车马声声,送别之苦,令人动容。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友情的回忆,也暗含了对人生旅途上离合悲欢的感慨。
“还念十载飘零,销魂此际,徒咏青莲句”表达了对过去十年漂泊生活的追忆,以及此时此刻心灵深处的哀愁,借“青莲句”(李白诗句)来寄托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感伤。
最后,“说向柳条都不管,那便春风知汝”一句,以柳条不语、春风知意,象征着自然界的无言见证,以及诗人对情感世界的深刻理解。即使外界无法完全理解或回应内心的痛苦,但春风似乎能感知到诗人的思绪,为情感找到了一丝慰藉。
“野店孤蓬,断桥流水,梦觉浑无据”描绘了一幅荒凉而孤独的画面,野店孤蓬,断桥流水,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梦境虽美,却难以触及,充满了现实与理想的落差。
“不如归也,滔滔天下谁与”表达了诗人对回归平静生活的渴望,面对世事的纷扰与内心的挣扎,诗人最终选择了归隐,寻找心灵的宁静与解脱。
整首词通过对历史遗迹的追忆、对离别之痛的抒发、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思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