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代州白人岩因饮孙园二首·其二》
《登代州白人岩因饮孙园二首·其二》全文
清 / 李因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只觉前厓好,何人并结庐?

鹫岩光倚薄,香阁静含虚。

法境清凉外,人烟战伐馀。

因声寄莲社,吾志在山居。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李因笃的《登代州白人岩因饮孙园二首(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人通过描绘白人岩的自然景色和人文环境,表达了对宁静山居生活的向往与禅意追求。

"只觉前崖好",开篇即以简洁的笔触赞美眼前的山崖之美,流露出诗人对眼前景致的喜爱。"何人并结庐"则引发对有人在此隐居的想象,暗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渴望。

"鹫岩光倚薄",通过描绘岩石的光影效果,营造出一种空灵而神秘的氛围,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香阁静含虚"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静与超然,仿佛连香阁都沉浸在空灵的境界中。

"法境清凉外",诗人将此地视为佛法修行的理想之地,强调其远离尘世纷扰的清凉之意。"人烟战伐馀"则以对比的手法,揭示出此处的宁静与外界战争的残余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

最后两句"因声寄莲社,吾志在山居",诗人借"莲社"这一佛教团体的典故,表达自己内心深处对于隐居山林、追求心灵净化的愿望,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白人岩的景色,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思考。

作者介绍
李因笃

李因笃
朝代:清

李因笃,字子德,一字孔德,号天生,陕西富平东乡(今富平薛镇韩家村)人。生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卒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自幼聪敏,博学强记,遍读经史诸子,尤谙经学要旨,精于音韵,长于诗词,诗逼杜甫,兼通音律,崇尚实学,为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教育家、音韵学家、诗人。被时人称为不涉仕途的华夏“四布衣”之一。康熙十八年(1679年)荐鸿博授检讨。尝辨秦中碑版极有依据。行、楷书用笔秃率,意近颜真卿。著《古今韵考》《受祺堂诗文集》《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增校清朝进士题名碑录》。
猜你喜欢

寄吴六舅从吾先生

儒名推令族,吾舅冠群伦。

但倚文为富,休论病是贫。

莓苔深巷雨,花木故园春。

近想多新作,犹烦远寄频。

(0)

吉文罗允瞻作时思堂以祀先而又闵其妇翁萧君彝翁死义而无后乃附祭于堂

萧君死节义,罗氏重彝伦。

礼谨春秋祀,恩隆内外亲。

九京宁有憾,两姓幸相因。

千载斯堂在,闻风亦怆神。

(0)

重题

地为人增重,山因学著名。

旧藏书籍在,新筑草堂成。

捲幔通云气,鸣琴杂涧声。

知君事游息,养素薄时荣。

(0)

冰壶为宋一俊赋

表里俱澄澈,光涵一室中。

浑疑广寒月,落在水晶宫。

冷沁神仙骨,形全造化功。

平生爱萧爽,拟入访壶公。

(0)

送谢子厚随父之武昌

落日千山路,长风万里舟。

亲朋怜远别,父子乐同游。

白浪过彭蠡,苍烟望鄂州。

非耽览奇胜,定省足消忧。

(0)

铜雀砚为谢检校叔宾赋

邺中废瓦荆榛里,几对鸳鸯飞不起。

千年雨露饱涵濡,蕴蓄元精呵出水。

君家瓦砚古更奇,龙尾凤咮真堪齐。

昔年盖覆贮歌舞,此日研磨助发挥。

呜呼粉黛成尘土,惟有文章照千古。

摩挲此砚为题诗,汉魏兴亡俱可悲。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