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如电,归心似水,求田问舍悠悠。
蚁穴蜂衙,燕巢鸠计,元龙久厌拘囚。回首羡沙鸥。
待清风北渚,明月南楼。
奈世事多艰,此身天地一虚舟。青衫白发堪羞。
岂儒冠误我,命压人头。
太学三年,京华十口,算来依旧淹留。别后几经秋。
想音容渐老,文采风流。
安得浮香亭上,羯鼓醉梁州。
流年如电,归心似水,求田问舍悠悠。
蚁穴蜂衙,燕巢鸠计,元龙久厌拘囚。回首羡沙鸥。
待清风北渚,明月南楼。
奈世事多艰,此身天地一虚舟。青衫白发堪羞。
岂儒冠误我,命压人头。
太学三年,京华十口,算来依旧淹留。别后几经秋。
想音容渐老,文采风流。
安得浮香亭上,羯鼓醉梁州。
这首元代马需庵的《望海潮·寄保下胡仲明》描绘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流年如电,归心似水"以比喻手法表达了岁月匆匆和思归之情。"蚁穴蜂衙,燕巢鸠计"暗示了世事纷扰,自己则厌倦于尘世束缚,向往自由如沙鸥的生活。"青衫白发堪羞"流露出对岁月蹉跎、功业未就的自嘲。
下半阙中,诗人反思是否因儒家身份而误了自己的前程,感叹命运多舛,自己如同天地间的一叶孤舟。"太学三年,京华十口"回忆过去在京都的生活,虽然家人众多,但依然滞留于此。"别后几经秋"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方音容渐老的担忧。最后,诗人想象与友人在浮香亭上共饮,忘却烦恼,表达了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
整首词情感深沉,既有对人生的哲理思考,又有对友情的深深怀念,展现了元代士人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