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步随吾意,那知是与非。
稔年时雨足,闰月暮蝉稀。
独树依冈老,遥峰出草微。
园林自有主,宿鸟且同归。
野步随吾意,那知是与非。
稔年时雨足,闰月暮蝉稀。
独树依冈老,遥峰出草微。
园林自有主,宿鸟且同归。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从内容来看,它体现了诗人对自由和自然生活的向往。"野步随吾意,那知是与非"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漫步,顺应自己的心意,不再纠结于世俗的是非。这两句寓意深长,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自由心态。
"稔年时雨足,闰月暮蝉稀"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稔年"指丰收之年,"时雨足"则是说雨水充沛,适时而至;"闰月"即农历中每月的后半个月,这里特指秋天的夜晚;"暮蝉稀"形容傍晚时分蝉鸣之声不绝于耳。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个丰收、和谐与生动的自然界。
"独树依冈老,遥峰出草微"则描写了诗人对景物的观察。"独树依冈老"形容一棵古老的大树倚靠在山冈旁,显得格外孤独而又壮丽;"遥峰出草微"则是远处的山峰上细微的草丛露出来,这两句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界中生命力和静谧之美的感受。
最后两句"园林自有主,宿鸟且同归"表明了即便是在人工打造的园林之中,也存在着自然的规律和生命的自由。园林虽有人为的布置,却也自有其主宰;而那些在园中栖息的鸟儿,最终还是随着夜幕降临而归巢。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观察,更象征着诗人对于生活和归属感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大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由,以及对生命和世界的深刻体悟。
一檐朝雨若轻尘,新历虽开未是春。
著出隐衣朝太帝,送来名纸谢同人。
故园有弟音书绝,要路无亲旅食贫。
五十平头今日到,不堪卧病似漳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