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两头是性,桃花一见不疑。
了得葛藤三昧,却参芣苢诸诗。
蚯蚓两头是性,桃花一见不疑。
了得葛藤三昧,却参芣苢诸诗。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幽默的语言,探讨了自然界的奇妙与人类认知的局限。首先,“蚯蚓两头是性,桃花一见不疑”两句,以蚯蚓和桃花为喻,表达了对自然界现象的直观认识。蚯蚓两头相连,桃花开放时美丽夺目,这些都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人们对此往往不假思索地接受。
接着,“了得葛藤三昧,却参芣苢诸诗”,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葛藤三昧可能是指理解或掌握了一种复杂的道理或技巧,而“芣苢”则是《诗经》中的一篇作品,常被用来比喻事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暗示了在追求知识和理解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陷入对某些事物的表面理解,而忽视了更深层次的含义或更广泛的联系。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反思,也是对人类认知局限的一种自省。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巧妙地将自然现象与哲学思考相结合,既展现了自然界本身的奇妙,也引发了读者对于认知、理解和知识获取过程的深入思考。
茂漪笔阵多精到。真能逞、八法龙蛇横扫。
一脉出吴兴,擅右军神操。
导启文坛新纪局,溯京国、雄名皎皎。风表。
爱盈门桃李,满庭芳草。
回记美丽园中,展平原书帖,秋明词稿。
清秘契同参,聆珠玑多少。
巴蜀归来尤重望,调瑟琴、和鸣声好。长照。
看彩艳榴红,朱颜未老。
天晴蝶换衣,池碧鱼吹雪。砦荒无地住,人踪绝。
西瓜绿处,柏老风吹折。宅边苔径阔。
落尽千红,杜鹃尚唤佳节。香魂惺否,傍冢花如雪。
低低前代堰,群山接。人今渐老,泉下应关切。
经乱和谁说。七年苦吹,战尘亲故伤别。
点秋心,疏红细朵,星星照池水。鹭鸶乡里。
记中酒西湖,无限诗思,断桥过雨萍踪寄。
栏干人倦倚。泛钓艇,夕阳天色,渔家如画里。
年年雁声送西风,怀人念此际。凉波空委。
归梦远,江南路,令人心悴。
何时更、夜亲蟹火,香穗影、清萤飞又起。
便唤取,月明相伴,芦花偎素被。
水活鱼先喜,弄影藕叶东西。
寻仙入梦,饮香疑雨,消醉成诗。
此心凉欲化,龟巢里。万花举国红璃。
美人兮,湘江浦,亭亭清露怨谁。
烟筱四围秋,书帘动,时闻娇鸟声脆。
晚色忽筛金,漏一径苔衣。
待西风吹老蘋洲,何人谱,渔笛旧年题。
狂呼酒,明月在天,亲酌少微。
三清一梦隔,但说西京双鬓白。回念蓬莱缥碧。
送春夜漏声,璇霄风色。卿云故国。
擅玉堂、天上词笔。群仙会、八方使节,搢笏玉皇侧。
凄绝。镜中人集,认锦水、铜驼巷陌。临江还少废宅。
剩托鱼陂,送老禅伯,九秋悲也得。
胜万古消愁示疾。贞元影、不祥同祓,唤取五云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