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迁江邑》
《宿迁江邑》全文
明 / 张弼   形式: 古风

迢迢向宾州,行止不可测。

亭午抵迁江,逮晓发不得。

邑戍两空宇,传舍四徒壁。

野火明山椒,寒城坐幽寂。

蕉花宛含丹,相对日再赅。

营营三四吏,鸠夫醉所适。

眷有儒衣冠,送迎到郊域。

要治旷官僚,岂独行者惕。

盖亦念所重,况此邻反侧。

寄语当路人,勿诿地荒僻。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张弼在前往宾州的路上,途经宿迁江邑时的所见所感。诗中充满了对旅途艰辛与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同时也流露出对当地官员治理情况的关注。

首句“迢迢向宾州,行止不可测”,开篇即点明了旅程的遥远与不确定性,预示着接下来将是一段充满未知的旅程。接着,“亭午抵迁江,逮晓发不得”描述了诗人中午到达迁江,但直到清晨也无法继续前行的情景,暗示了旅途中的困难与阻碍。

“邑戍两空宇,传舍四徒壁”两句,通过空荡荡的城郭和空无一人的旅舍,展现了旅途中的孤独与寂寞。而“野火明山椒,寒城坐幽寂”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冷清与荒凉,山头的野火成为唯一的光源,寒城中只有诗人独自坐着,感受着四周的寂静。

“蕉花宛含丹,相对日再赅”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美景,尽管环境艰苦,但诗人仍能发现美,如晚霞映照下的红艳蕉花,与夕阳相伴,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营营三四吏,鸠夫醉所适”则转向对当地官员的观察,描述了三四名官员忙碌于公务,而“鸠夫”(可能指仆人)则沉浸在自己的乐趣中,这种对比反映了官民之间不同的生活状态。

“眷有儒衣冠,送迎到郊域”表现了地方官员对诗人的尊重与热情,他们穿着儒士的服饰,亲自到郊外迎接,体现了对知识与文化的重视。

“要治旷官僚,岂独行者惕”表达了诗人对地方治理的思考,认为官员不仅需要关注自身职责,还应考虑到民众的感受,体现出一种社会责任感。

最后,“盖亦念所重,况此邻反侧”强调了官员在处理事务时应考虑的不仅仅是个人责任,还要顾及周边环境的变化与影响。

“寄语当路人,勿诿地荒僻”则是诗人对其他旅行者的建议,提醒他们在面对艰难的旅程时,不应因为环境的恶劣而放弃或抱怨,而应保持坚韧与乐观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旅途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人性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惜,同时也蕴含了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与期待。

作者介绍
张弼

张弼
朝代:明   字:汝弼   号:东海   籍贯:明松江府华亭   生辰:1425—1487

(1425—1487)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汝弼,号东海。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猜你喜欢

新春二首·其一

闻禽啄木心犹喜,跃马追花事已非。

今与东皇盟歃了,留春死不放春归。

(0)

答惠州曾使君韵二首·其二

先贤平易以观诗,不晓尖新与崛奇。

若似后儒穿凿说,占人字字总堪疑。

(0)

温陵太守赵右司惠诗求荔子适大风雨扫尽辄和二绝·其二

端明仙去谱犹存,珍重君侯拂藓痕。

法石白虽无一颗,太仓红已饱千村。

(0)

喜雨口号九首呈潘侯·其八

扶杖追凉看稻花,不烦轧轧踏沟车。

残年无以酬公上,长作输租第一家。

(0)

船子和尚遗迹在华亭朱泾之间圭上人即其所诛茅名西亭精舍介竹溪求诗于余寄题三绝·其一

诚和尚昔挂孤帆,圭上人今架小庵。

老去身无安顿处,挑包便拟作禅参。

(0)

病后访梅九绝·其二

先生岁晚被人疑,梅畔浑无一字诗。

明月清风愁并案,野花啼鸟怕随司。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