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嗟无计远红尘,愿读仙书学养真。
收得寸心清似水,放教双鬓白于银。
功名见误回头晚,风物相惊满眼新。
一卷黄庭有深趣,诵持聊以爱吾身。
每嗟无计远红尘,愿读仙书学养真。
收得寸心清似水,放教双鬓白于银。
功名见误回头晚,风物相惊满眼新。
一卷黄庭有深趣,诵持聊以爱吾身。
这首诗《遣兴》是宋代诗人吕陶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
首联“每嗟无计远红尘,愿读仙书学养真”,诗人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之情,渴望通过阅读仙家之书来学习如何修养身心,追求精神上的纯净与自由。这里的“红尘”象征着世俗的喧嚣与诱惑,而“仙书”则寓意着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指引。
颔联“收得寸心清似水,放教双鬓白于银”,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内心纯净的追求。将“寸心”比作清澈的水,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纯净与宁静;而“双鬓白于银”则是对岁月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但即便如此,内心的纯净依然如初,不因外在的变化而改变。
颈联“功名见误回头晚,风物相惊满眼新”,诗人反思了自己过去对功名利禄的追求,意识到这些物质的追求可能并非真正的人生价值所在。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万物变化的敏感与欣赏,即使是在回首往事时,也能发现新的美好与启示。
尾联“一卷黄庭有深趣,诵持聊以爱吾身”,诗人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通过阅读《黄庭经》这样的道家经典,从中寻找到生活的乐趣与意义。在这里,“黄庭”不仅指代经典的书籍,也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比喻,通过诵读与实践,诗人得以更好地爱惜自身,追求心灵的和谐与安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自然景观以及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与对精神境界的不懈追求。
舣棹太湖岸,天与水相连。
垂虹亭上,五年不到故依然。
洗我征尘三斗,快揖商飙千里,鸥鹭亦翩翩。
身在水晶阙,真作驭风仙。望中秋,无五日,月还圆。
倚栏清啸孤发,惊起壑龙眠。
欲酹鸱夷西子,未办当年功业,空系五湖船。
不用知馀事,莼鲙正芳鲜。
老年少忻豫,况复病在床。
汲水置新花,取慰此流芳。
流芳秪须臾,我亦岂久长。
新花与故吾,已矣两可忘。
高兴那言去路长,非君不解爱浔阳。
有时猿鸟来公署,到处烟霞是道乡。
钓艇满江鱼贱菜,纸窑连岳楮多桑。
陶潜旧隐依稀在,好继高踪结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