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逢汤岁,何人似我公。
殷忧怜赤子,引咎吁苍穹。
一雨四郊足,诸方八蜡通。不惭歌颂拙,■备采民风。
为政逢汤岁,何人似我公。
殷忧怜赤子,引咎吁苍穹。
一雨四郊足,诸方八蜡通。不惭歌颂拙,■备采民风。
这首诗是明代符锡所作的《祷雨有感赠石冈吴太守》,通过“为政逢汤岁”开篇,巧妙地将诗人所处的困境与古代圣君汤王遇旱祈雨的典故相联系,表达了诗人面对干旱时的忧国忧民之情。诗中“殷忧怜赤子,引咎吁苍穹”两句,直接抒发了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上天的诚挚祈求,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政治情怀和道德境界。
“一雨四郊足,诸方八蜡通”描绘了雨水降临后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以及农业生产活动的恢复,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谐与社会繁荣的向往。最后,“不惭歌颂拙,■备采民风”则表明诗人虽自谦歌颂之辞拙劣,但愿意倾听并记录民间的声音,体现了他虚心纳谏、关注民生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祷雨为题,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干旱的忧虑和对百姓福祉的关切,还展现了其政治理念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
蓟门逢古老,独立思氛氲。一身既零丁,头鬓白纷纷。勋庸今已矣,不识霍将军。
汉家能用武,开拓穷异域。戍卒厌糠核,降胡饱衣食。关亭试一望,吾欲泪沾臆。
边城十一月,雨雪乱霏霏。元戎号令严,人马亦轻肥。羌胡无尽日,征战几时归。
幽州多骑射,结发重横行。一朝事将军,出入有声名。纷纷猎秋草,相向角弓鸣。
黯黯长城外,日没更烟尘。胡骑虽凭陵,汉兵不顾身。古树满空塞,黄云愁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