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陈刑书问近况·其一》
《陈刑书问近况·其一》全文
宋 / 释居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孤风晋东土,宿望鲁灵光。

迹恨山林阻,精驰研席傍。

环中枢待转,水上玉生凉。

一点华风在,看看动八荒。

(0)
鉴赏

这首诗以“陈刑书问近况(其一)”为题,由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充满哲理与深意的画面,通过孤风、晋东土、鲁灵光、山林、研席、环枢、水上的玉、华风等元素,构建了一个富有象征意义的世界。

首句“孤风晋东土”,以“孤风”开篇,暗示了独立不群、超然物外的精神状态,晋东土则可能象征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深远。接下来,“宿望鲁灵光”中的“宿望”表达了对过去的敬仰和对未来的期待,“鲁灵光”则可能寓意着智慧与光芒,暗示着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知识与真理的追求。

“迹恨山林阻,精驰研席傍”两句,通过“山林阻”与“研席旁”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学问之间关系的思考。山林阻隔了外界的纷扰,而研席旁则是心灵宁静、求知若渴之地。这里既有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也有对学术探索的执着。

“环中枢待转,水上玉生凉”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内在与外在、静止与流动的对比。环枢待转,可能象征着事物的循环与变化,而水上玉生凉则描绘了一种清凉、纯净的状态,暗示着内心的平静与对外界变化的从容应对。

最后,“一点华风在,看看动八荒”以“华风”作为点睛之笔,华风既可理解为美好的风尚,也可视为一种引领潮流的力量。这句话意味着即使是一点微小的改变或影响,也能够触动整个世界,强调了个体行动的重要性以及其潜在的广泛影响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思,探讨了个人与世界、自然与学问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体行动对社会乃至宇宙的影响,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作者介绍

释居简
朝代:宋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
猜你喜欢

金陵归途口占·其二

万户千门夕照中,弥天暮色袅长空。

何来多少萍飘客,凭吊当年明故宫。

(0)

程百泉和京江卢估之对菊四首寄示依和

西风帘捲动秋思,香冷惟宜酒一卮。

为向丛中寻寿客,因于岭上忆前诗。

小春景色君能爱,老圃繁华我亦知。

独惜卢鸿谋面未,远书欲达恐羁迟。

(0)

瓶菊

如云高髻半横陈,直向壶中认后身。

诗到秋来归雅淡,花从霜后见精神。

开怀且喜陶元亮,小隐惭非郑子真。

识得化工增减法,此心何处不生春。

(0)

叠韵答汪大清纯徐大挹泉赐和遣怀之作

满目凄凉兵火馀,落花啼鸟傍人居。

也知计拙犹磨砚,纵使奇穷不卖书。

剩有素心堪自质,休将青眼望人舒。

会当世变行吾素,肉食敢言愧食蔬。

(0)

哭许颂慈先生绝句二十首·其十六

诗人穷于诗,自古有先例。

必穷诗乃工,既工死可矣。

(0)

次韵和庄君翔声近作四首·其四

匡时谁是栋梁材,济变乘机策救灾。

率土惊心屯戍卒,何人赤手治污莱。

不堪万骨枯烽火,最苦群生祗妇孩。

旧地重游君痛否,诗成憾未把书裁。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