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门常自起烟霞,洞穴傍穿透溪谷。
朝看石上片云阴,夜半山前春雨足。
洞门常自起烟霞,洞穴傍穿透溪谷。
朝看石上片云阴,夜半山前春雨足。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琅琊山六题》系列中的一篇,题目为“归云洞”。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归云洞的自然景象。首句“洞门常自起烟霞”,形象地写出洞口常常笼罩在云雾之中,仿佛仙境般神秘而迷人。次句“洞穴傍穿透溪谷”,进一步描绘了洞穴深入地下的特点,暗示着其幽深与清凉。
接下来两句“朝看石上片云阴,夜半山前春雨足”,通过时间的变化展现出洞内外环境的对比。早晨,洞口石上云影斑驳,显出阴晴之变;而夜晚,山前春雨充足,滋润了大地,也增添了洞的宁静氛围。这两句诗寓情于景,让人感受到洞穴的宁静与四季变换之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归云洞的自然景观,展现了洞穴的幽深和洞口的气象万千,透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南窗解衣学画史,梦绕西湖貌西子。
了无一语对青山,侧釐隃糜相与閒。
平明视镜稀可数,生爱诗名压千古。
春风别我不作难,壶浆瘦驴行出祖。
政思坐上觅佳客,广文先生秀眉宇。
船头把诗报忙事,欲些黄陈作黄土。
摩挲老眼说旧观,绛衣大冠逢建武。
二公派当百似续,行舒缀远如观舞。
百年许长作灰冷,手披口吟心独苦。
许君一死力负荷,麾斥众楚昌齐语。
典衣沽酒人敢易,鼠壤犹堪窖馀窭。
长生木瓢要赏真,元刘放浪犹诗人。
眼前生后姑置论,红紫事休天地贫。
夫君汗漫路万里,翰墨游戏诗百篇。
高歌不觉屡击节,画写似曾亲执鞭。
奇探马迁作史意,老气杜陵出峡年。
何当囊笔撰杖屦,与君题遍名山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