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侍图书右,令人俗虑空。
隐忧惟世变,卧病亦春融。
圣处一言敬,天然万理中。
音容今永已,哀痛隔幽宫。
每侍图书右,令人俗虑空。
隐忧惟世变,卧病亦春融。
圣处一言敬,天然万理中。
音容今永已,哀痛隔幽宫。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金履祥对中国古代文人北山子何子的悼念之作。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常伴书籍右侧,沉浸在知识与哲理之中,表达了对何子的敬仰和对其去世的深深哀痛。"隐忧惟世变"暗示了对世间变迁的忧虑,而"卧病亦春融"则寓指何子即使在病中也保持着春天般的温暖气息。诗人强调了与何子交流时的敬畏之情,认为他的智慧如同圣贤,洞悉万物之理。最后两句"音容今永已,哀痛隔幽宫"直接表达了对何子音容笑貌的怀念以及失去他的悲痛,这种哀痛仿佛穿越了幽深的宫殿,直达诗人的心灵。整首诗情感真挚,充满了对故人的追思和敬仰。
穷乡寡文学,颇爱土俗淳。
茅檐八九家,五世相与邻。
儿童读书归,行处拾堕薪。
偶逢大父行,拱立识所亲。
日晚饷北皋,牵衣渡横津。
心忆朝诵书,沿途讽逡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