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嵊县至天台山行杂诗·其一》
《自嵊县至天台山行杂诗·其一》全文
清 / 洪亮吉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枫生北山上,叶落入西岭。

伤此东南风,愁看去来影。

萧条暮天气,凄瑟绝人境。

露草黄一坛,土花红半井。

伤禽既相戒,厩马行复警。

寥廓天地心,穷秋一深省。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枫叶飘落,寒风凛冽的景象,充满了萧瑟与寂寥之感。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内心的忧愁与感慨。

首句“枫生北山上”,点明了地点和季节,枫树在寒冷的北方山上生长,预示着秋天的到来。接着“叶落入西岭”,描述了落叶随风飘散的情景,象征着生命的消逝和时光的流逝。

“伤此东南风,愁看去来影”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感伤之情。东南风不仅带来了凉意,也引发了诗人的愁绪,他愁看着落叶的来去,仿佛在感叹人生的无常。

“萧条暮天气,凄瑟绝人境”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凉与孤寂,傍晚时分,空气中的寒意更加浓重,四周一片寂静,仿佛与世隔绝。

“露草黄一坛,土花红半井”则通过具体的景物细节,展现了深秋的色彩变化,露水在草地上形成黄色的斑点,井边的泥土上则点缀着红色的痕迹,这些色彩对比鲜明,更添了几分秋日的萧瑟感。

“伤禽既相戒,厩马行复警”这两句转而描写动物的反应,受伤的鸟儿互相告诫,马匹也在马厩中警惕地走动,这些生动的场景,进一步强化了诗中所营造的孤独与不安的氛围。

最后,“寥廓天地心,穷秋一深省”表达了诗人对广阔天地的感慨,以及对深秋时节的深刻反思。在这片辽阔的天地间,诗人似乎找到了一种超脱于日常琐碎之外的思考,对生命、时间、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刻洞察,使得整首诗在哀愁之中蕴含着哲理的光辉。

综上所述,这首诗以深秋的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自然与人类关系的独到见解,情感丰富,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

作者介绍
洪亮吉

洪亮吉
朝代:清   字:君直   号:北江   籍贯:阳湖(今江苏常州)   生辰:1746~1809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祖籍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猜你喜欢

和郭仲荣郡城秋望

城高野阔思何穷,人在西风一笛中。

楼影不摇溪水净,舂声相答暮山空。

海天引望能供碧,霜树禁秋更倚红。

回首客魂招不得,莼鲈归兴满江东。

(0)

刘仲规挽辞

富贵康强九十春,公归无憾我伤神。

人间秀气还嵩岱,梦里行年属已辰。

名姓空留耆旧传,衣冠不见老成人。

凄凉通德门前路,无复青蒲裹画轮。

(0)

自鄜州归至新市镇时方渡险喜见桑野

訚山自天降为田,洛水自瀑舒为渊。

山川险尽鞍马稳,昔居?槔今乘船。

三年官业无毫发,万里装囊更萧瑟。

归来何以谢乡闾,细说艰难为土物。

(0)

十月十五日夜作连珠诗四首·其二

天如寒鉴月如冰,僵卧家僮唤不应。

却忆少年游太学,萧然独对短檠灯。

(0)

秋日和张温仲韵二首·其一

琴里忘忧尽日弹,百忧俱息夜初阑。

青灯把卷逢真味,绿酒倾尊破薄寒。

月色半留梧影上,露华应到菊花团。

在家须信贫犹好,梦想人间行路难。

(0)

初卜潭西新居

乔木千章画不如,白鸥烟雨到江湖。

谁为求仲营三径,窃比扬雄有一区。

故国兴亡树如此,他年声利蔓难图。

屋西便与秋山约,莫遣归来见白须。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