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翠林除夕即事·其一》
《翠林除夕即事·其一》全文
明 / 成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推倒虞渊赤羽鸟,晚堂钟鼓报年徂。

村童爝竹惊憨犬,野鼠偷灯嫁小姑。

寒绽水田三尺线,坐深檐雨一团蒲。

山中自了无庚甲,夜夜胡床火满炉。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除夕夜乡村的热闹与温馨场景。首句“推倒虞渊赤羽鸟,晚堂钟鼓报年徂”以生动的比喻,将夕阳比喻为“虞渊赤羽鸟”,即将落日的余晖比作赤色的羽毛,形象地描绘出夕阳西下、一天即将结束的景象。晚堂的钟鼓声则宣告了一年的终结,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

接下来,“村童爝竹惊憨犬,野鼠偷灯嫁小姑”两句,通过儿童点燃竹子制造的光亮和老鼠在夜晚的活动,展现了乡村除夕之夜的生动画面。儿童的欢笑和憨犬的惊动,以及老鼠的窃喜,都充满了生活气息,让人感受到节日的欢乐与祥和。

“寒绽水田三尺线,坐深檐雨一团蒲”描绘了冬夜的寒冷与静谧,水田上的霜冻如同三尺长的银线,而屋檐下的雨水汇聚成团,形成一幅宁静的画面。这两句既展示了自然界的美丽,也暗示了人们在寒冷中围炉取暖的生活状态。

最后,“山中自了无庚甲,夜夜胡床火满炉”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向往与满足。庚甲在这里可能指代时间或岁月,暗示山中生活不受外界干扰,岁月静好。夜夜围坐在火炉旁,无论是对寒冷的抵御还是对温暖的享受,都充满了生活的诗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明朝乡村除夕夜的风俗习惯和人们的生活状态,既有节日的热闹,也有生活的平静与满足,是一幅生动的民俗画卷。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朝代:明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戏綵堂有作

捧檄及偏亲,斑衣聊效颦。

旨甘贫有味,温凊静无尘。

北户足萱草,南风宜棘薪。

版舆多喜色,庶不愧安仁。

(0)

谢司路钤遗菊花塔

夫君遗我菊浮屠,分得清香供读书。

突兀便高三数尺,层层画影绿扶疏。

(0)

读韩诗有感用介甫体

少陵无人谪仙死,吏部文章日月光。

半世遑遑就选举,十年蠢蠢随朝行。

(0)

送王季海敷文赴闽漕·其二

谏省归来三载馀,君王应渴见鸿儒。

七闽重地谁能漕,聊出长才为转输。

(0)

次韵丁端叔舟中值雪三绝·其一

轻舞谢衣端不恶,斜侵潘鬓总堪惊。

偶思功业聊看镜,自怪年来太瘦生。

(0)

仆不饮久矣今日过宋嗣宗且谈且饮不觉沾醉

年来饮酒不濡唇,蘸甲今朝始为君。

颇似昌黎当日语,人皆劝我若无闻。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