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昨越溪曲,官梅正发时。
追随连日饮,酬唱几篇诗。
淡伫看人意,清香许自知。
凭谁将恨寄,为说鬓成丝。
忆昨越溪曲,官梅正发时。
追随连日饮,酬唱几篇诗。
淡伫看人意,清香许自知。
凭谁将恨寄,为说鬓成丝。
此诗描绘了一场在越溪举行的赏梅花宴会,通过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自然美景的深切怀念。诗中“官梅正发时”一句,点明了时间是在梅花盛开之际,常用来象征高洁与纯净。
“追随连日饮,酬唱几篇诗”两句,则描写了宴会上的欢乐气氛,朋友们畅饮交谈,并且互相赋诗酬答,这些都是中国古代文人雅集的常见场景,展现了一种文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淡伫看人意,清香许自知”表达了在赏梅时对友情和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诗人通过观察他人的神态来体会他们的情感变化,而那清新的梅花芳香,则是无需言语,天然而然地被人们所理解和感受到。
“凭谁将恨寄,为说鬓成丝”则流露出一丝哀愁,诗人可能在这美丽的场景中,不禁思念远方的亲朋好友,或是因为时光易逝而产生了淡淡的忧伤。"鬓成丝"则是一个形象的比喻,用来表达头发渐渐变白,岁月匆匆。
整首诗通过对往事的追忆和现实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情怀,以及对人生易逝、友情珍贵的深刻感悟。
朝发宜都渚。
浩然思故乡。
故乡不可见。
路隔巫山阳。
巫山彩云没。
高丘正微茫。
伫立望已久。
涕落沾衣裳。
岂兹越乡感。
忆昔楚襄王。
朝云无处所。
荆国亦沦亡。
挈瓶者谁子。
娇(一作妖)服当青春。
三五明月满。
盈盈不自珍。
高堂委金玉。
微缕悬千钧。
如何负公鼎。
被●【左上公左下儿右文字偏旁】笑时人。
朝入云中郡。
北望单于台。
胡秦何密迩。
沙朔气雄哉。
藉藉天骄子。
猖狂已复来。
塞垣无名将。
亭堠空崔嵬。
咄嗟吾何叹。
边人涂草莱。
寂寥守寒巷,幽独卧空林。
松竹生虚白,阶庭横古今。
郁蒸炎夏晚,栋宇閟清阴。
轩窗交紫霭,檐户对苍岑。
凤蕴仙人箓,鸾歌素女琴。
忘机委人代,闭牖察天心。
蛱蝶怜红药,蜻蜓爱碧浔。
坐观万象化,方见百年侵。
扰扰将何息,青青长苦吟。
愿随白云驾,龙鹤相招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