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鍊还丹须急鍊,鍊了还须知止足。
若也持盈未已心,不免一朝遭殆辱。
未鍊还丹须急鍊,鍊了还须知止足。
若也持盈未已心,不免一朝遭殆辱。
这两句话出自宋代诗人张伯端的《绝句六十四首》中的第六十一首。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深刻哲理与修身养性的警醒。
"未鍊还丹须急鍊,鍊了还须知止足。"
这两句话采用了炼丹的比喻,指的是人在追求道德修养或其他目标时的态度。"未鍊还丹"暗示尚未达到目标,而"须急鍊"则强调了追求的迫切性,但同时"鍊了还须知止足"又告诫我们一旦达成,亦需适可而止,不宜过犹不及。
这句话体现出中庸之道的智慧,既鼓励人们积极向上,又警示人们适时收手,以免走向反面。诗人通过这种对比和平衡的手法,传递了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在追求任何目标时,都应保持适度与自知之明。
"若也持盈未已心,不免一朝遭殆辱。"
这句话则是对前述修养的进一步阐释和警示。如果一个人贪得无厌,永不知足,即便已经拥有很多,也终将因为过度的欲望而招致灾难。这不仅是一种道德上的告诫,更是对人性中弱点的一种洞察。
整体来看,这两句话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链条:它鼓励人们在追求个人修养或目标时要有恒心和毅力,但同时也强调了适可而止的重要性,告诫我们不要被贪婪与不知足的心态所迷惑,以免最终走向反面。
人生能几何,毕竟归无形。
念君等为死,万事伤人情。
慈母未及葬,一女才十龄。
泱漭寒郊外,萧条闻哭声。
浮云为苍茫,飞鸟不能鸣。
行人何寂寞,白日自凄清。
忆昔君在时,问我学无生。
劝君苦不早,令君无所成。
故人各有赠,又不及生平。
负尔非一途,恸哭返柴荆。
江边行人暮悠悠,山头殊未见荆州。
岘亭西南路多曲,栎林深深石镞镞。
看炊红米煮白鱼,夜向鸡鸣店家宿。
南中三月蚊蚋生,黄昏不闻人语声。
生纱帷疏薄如雾,隔衣噆肤耳边鸣。
欲明不待灯火起,唤得官船过蛮水。
女儿停客茆屋新,开门扫地桐花里。
犬声扑扑寒溪烟,人家烧竹种山田。
巴云欲雨薰石热,麋鹿度江虫出穴。
大蛇过处一山腥,野牛惊跳双角折。
斜分汉水横千山,山青水绿荆门关。
向前问个长沙路,旧是屈原沈溺处。
谁家丹旐已南来,逢著流人从此去。
月明山鸟多不栖,下枝飞上高枝啼。
主人念远心不怿,罗衫卧对章台夕。
红烛交横各自归,酒醒还是他乡客。
壮年留滞尚思家,况复白头在天涯。
《荆门行》【唐·王建】江边行人暮悠悠,山头殊未见荆州。岘亭西南路多曲,栎林深深石镞镞。看炊红米煮白鱼,夜向鸡鸣店家宿。南中三月蚊蚋生,黄昏不闻人语声。生纱帷疏薄如雾,隔衣噆肤耳边鸣。欲明不待灯火起,唤得官船过蛮水。女儿停客茆屋新,开门扫地桐花里。犬声扑扑寒溪烟,人家烧竹种山田。巴云欲雨薰石热,麋鹿度江虫出穴。大蛇过处一山腥,野牛惊跳双角折。斜分汉水横千山,山青水绿荆门关。向前问个长沙路,旧是屈原沈溺处。谁家丹旐已南来,逢著流人从此去。月明山鸟多不栖,下枝飞上高枝啼。主人念远心不怿,罗衫卧对章台夕。红烛交横各自归,酒醒还是他乡客。壮年留滞尚思家,况复白头在天涯。
https://shici.929r.com/shici/fEZH3mMCi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