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郑六亭先生同游法华寺》
《郑六亭先生同游法华寺》全文
清 / 谢金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避炎无计作逃奔,日日邀人款寺门。

世事竟须从佛化,古人幸得到今论。

断虹残雨南湖院,粥鼓茶香梦蝶园。

赖有郑虔歌当泣,灯前霁月上修垣。

(0)
鉴赏

此诗《郑六亭先生同游法华寺》由清代诗人谢金銮所作,描绘了夏日避暑访寺的情景与感受。

首联“避炎无计作逃奔,日日邀人款寺门”开篇即点明主题,以“避炎”二字直抒夏日酷热难耐之感,而“无计作逃奔”则表达了寻求清凉之所的迫切心情。接着“日日邀人款寺门”一句,既展现了诗人频繁造访寺庙的频率,也暗示了寺庙在炎热夏季为人们提供的一片凉爽之地。

颔联“世事竟须从佛化,古人幸得到今论”转而探讨人生哲理。诗人认为,世事纷扰最终应归于佛学的教诲,古人对佛法的领悟和论述至今仍有借鉴价值。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尊重,同时也流露出对古代智慧的敬仰之情。

颈联“断虹残雨南湖院,粥鼓茶香梦蝶园”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断虹残雨之后的南湖院,空气中弥漫着粥鼓茶香,仿佛置身于梦境般的蝴蝶园中。这一联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心旷神怡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尾联“赖有郑虔歌当泣,灯前霁月上修垣”以郑虔(唐代诗人)的典故,巧妙地将个人情感融入其中。诗人借助郑虔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在面对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时,能够像郑虔一样,以歌咏代替哭泣,以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的起伏。同时,“灯前霁月上修垣”一句,以月光洒在高墙之上,象征着心灵的光明与纯净,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历史的深刻感悟,以及在喧嚣尘世中寻找心灵平静的追求。

作者介绍

谢金銮
朝代:清

(1757—1820)福建侯官人,字巨廷,一字退谷。乾隆二十四年举人。历邵武、嘉义、安溪等县教谕。少时喜读宋儒书。于清儒好胡渭、顾栋高、任启运、方苞四家著作,谓其切于伦常日用。在台湾曾应聘修志。巡道某议辟台湾山后蛤仔滩,金銮考其始末,作纪略。另有《泉漳治法》、《退谷文集》。
猜你喜欢

和赵王观妓

桂山留上客,兰室命妖饶。

城中画广黛,宫里束纤腰。

舞袖风前举,歌声扇后娇。

周郎不须顾,今日管弦调。

(0)

秋日将赴江上杨弘微时任凤翔寄诗别

寂寞两相阻,悠悠南北心。

燕惊沧海远,鸿避朔云深。

夜梦江亭月,离忧陇树阴。

兼秋无限思,惆怅属瑶琴。

(0)

单于罢战却归题善阳馆

单于南去善阳关,身逐归云到处闲。

曾是五年莲府客,每闻胡虏哭阴山。

(0)

送男左贬诗

他日初投杼,勤王在饮冰。

有辞期不罚,积毁竟相仍。

谪宦今何在,衔冤犹未胜。

天涯分越徼,驿骑速毗陵。

肠断腹非苦,书传写岂能。

泪添江水远,心剧海云蒸。

明月珠难识,甘泉赋可称。

但将忠报主,何惧点青蝇。

(0)

诗偈·其一五四

报汝寻真理,偷生佯不闻。

及其身命卒,心口便纷纭。

我命不能与,将钱别雇人。

为读如来教,救护我精神。

(0)

诗偈·其一三二

八万四千同一理,事相差别立异名。

十二围陀及疏论,慇勤三六不须生。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