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易方知惧,吟诗乃识忧。
栋挠凶有辅,泉浸忾宗周。
铸错成同茧,将何置缀旒。
艰屯望文史,无泪洒千秋。
读易方知惧,吟诗乃识忧。
栋挠凶有辅,泉浸忾宗周。
铸错成同茧,将何置缀旒。
艰屯望文史,无泪洒千秋。
这首诗《春日杂述(其三)》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陈曾寿所作。通过“读易方知惧,吟诗乃识忧”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古代经典著作深邃思想的敬畏与对诗歌艺术深刻情感的理解。接下来,“栋挠凶有辅,泉浸忾宗周”描绘了国家危难之际,正直之士挺身而出,保护国家和民族的情景。而“铸错成同茧,将何置缀旒”则反映了对历史错误的反思,以及对如何在复杂政治局面中妥善处理问题的困惑。最后,“艰屯望文史,无泪洒千秋”表达了在艰难困苦中寻求智慧与历史力量的渴望,以及对过往历史的沉痛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社会、人性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通过对比古今、反思历史,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命运、个人责任以及文化传承的深切关注。
先生一去五百载,犹在峨眉西崦中。
自为天仙足官府,不应尸解坐虻虫。
稚子慵都睡,先生唤不应。
虫声窗外月,书册夜深灯。
半醉聊今古,千年几废兴。
有怀人未会,不乐我何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