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孙思邈真》
《题孙思邈真》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先生一去五百载,犹在峨眉西崦中。

自为天仙足官府,不应尸解坐虻虫。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ūnmiǎozhēn
sòng / shì

xiānshēngbǎizǎiyóuzàiéméi西yānzhōng

wèitiānxiānguānyìngshījiězuòméngchóng

注释
先生:指代某位仙人或者历史上的人物。
峨眉:四川的一座名山。
西崦:山的西坡。
天仙:神话中的神仙。
官府:古代的政府机构。
尸解:道教术语,指修炼成仙后肉体消亡。
虻虫:一种吸血的小飞虫。
翻译
先生离开已经五百年,仍然留在峨眉山的西坡。
他自视为天上的神仙,无需再为人间官府忙碌,不应该因小小的蚊虫叮咬而丧命。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苏东坡)所作,名为《题孙思邈真》。诗中表现了对唐代医学家孙思邈的崇敬之情,并通过孙思邈形象寄托了对理想人格和超脱世俗的向往。

"先生一去五百载,犹在峨眉西崦中。"

这两句诗表明即使孙思邈已经去世五百年,但他的精神和影响依然如同活在人们心中的峨眉山一样不朽。"西崦"指的是峨眉山的别称,象征着仙境。

"自为天仙足官府,不应尸解坐虻虫。"

这里借用了孙思邃形象来表达一种超脱世俗、达到高洁境界的人生态度。诗人通过孙思邈的形象,传递了一种理念:一个真正的仙者,不需要依附于凡间的荣华富贵,也不为世间的烦恼所困扰。他自在如天仙,足以官至天府,而不会像一般人那样被尘世羁绊,更不会让自己沦为尸位素餐、坐享其成之辈。

整首诗语言简洁优美,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苏轼的文学功底和他对理想人物形象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次韵琳老

梦魂夜夜钓鱼台,怀抱何当亦好开。

竹日一窗窥我病,溪风三里送诗来。

天花散灭双瞳冷,香烬萧寒万相灰。

欲与道人游物外,故山情在首重回。

(0)

去国呈蔡元度

去国黄流急,搔头白发新。

牛衣还卒岁,狗监定何人。

奏傔宁妨跛,为郎正碍贫。

鄙文无恙否,酱瓿盍相亲。

(0)

偶成二首·其一

随风出岫不知归,身落黄尘梦翠微。

本亦无心肤寸事,故山却合自由飞。

(0)

石颐山虎跑泉久渫不食仆至山中为浚治而去

自洗苔肤一尺寒,乌菟那复此蹒跚。

不妨为我照毛发,正可与人鉴肺肝。

(0)

渔父辞·其五

本无租赋本无田,不知历日不知年。

谁信渔家小船上,犹是无怀并葛天。

(0)

满江红·其二怀家山作

回首吾庐,思归去、石溪樵谷。

临玩有、门前流水,乱松疏竹。

幽草春馀荒井径,鸣禽日在窥墙屋。

但等闲、凭几看南山,云相逐。家酿美,招邻曲。

朝饭饱,随耕牧。况东皋二顷,岁时都足。

鳞阁功名身外事,墙阴不驻流光促。

更休论、一枕梦中惊,黄粱熟。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