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紫相摩上玉堂,南宫诗战镇相将。
毫端写出青春色,窗下吟销白昼长。
辞艳迸开昆嶂火,文章翻出铁林鎗。
愁中欲得神仙句,更藉夫君不闭藏。
金紫相摩上玉堂,南宫诗战镇相将。
毫端写出青春色,窗下吟销白昼长。
辞艳迸开昆嶂火,文章翻出铁林鎗。
愁中欲得神仙句,更藉夫君不闭藏。
这首诗描绘了文人墨客在官场与文学上的交锋与交流,展现了宋代文人的风骨与才华。首联“金紫相摩上玉堂,南宫诗战镇相将”以“金紫”象征高官显贵,“玉堂”指朝廷或皇宫,描绘了文人在权力与文学的双重舞台上相互竞争的场景。“南宫”则点明了诗战的地点,即朝廷的官署。颔联“毫端写出青春色,窗下吟销白昼长”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文人在创作时的专注与激情,仿佛能听到窗外白昼渐长的时光流转声,感受到笔下流淌的生机与活力。
颈联“辞艳迸开昆嶂火,文章翻出铁林鎗”进一步展示了文人们的才华与创造力,他们的辞藻如同火焰般热烈,文章则如钢铁般坚韧,既表达了作品的美感,也暗示了文人间的竞争激烈。尾联“愁中欲得神仙句,更藉夫君不闭藏”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获得灵感与佳句的渴望,同时也对朋友的开放与分享表示了赞赏,体现了文人间的友谊与合作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宋代文人的才华与创造力,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氛围中的竞争与合作,以及文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