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湖石逻㠝岏,视之茗邈即之閒。
锦绣舒芳葩几簇,琅玕摇碧筠千竿。
碧筠诘曲中得路,芳葩如屏后庭护。
文轩五架虚且明,夏晓延凉咨政处。
延凉缅想歌南薰,阜财解愠廑万民。
每多旱甚盼雨候,亦有霖恒望霁辰。
望霁较可盼雨必,一岁舒眉能几日。
咄哉前言戏之耳,合是先忧凛无逸。
玲珑湖石逻㠝岏,视之茗邈即之閒。
锦绣舒芳葩几簇,琅玕摇碧筠千竿。
碧筠诘曲中得路,芳葩如屏后庭护。
文轩五架虚且明,夏晓延凉咨政处。
延凉缅想歌南薰,阜财解愠廑万民。
每多旱甚盼雨候,亦有霖恒望霁辰。
望霁较可盼雨必,一岁舒眉能几日。
咄哉前言戏之耳,合是先忧凛无逸。
此诗《芳碧丛歌》由清代诗人弘历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观与人文关怀并重的画面。
首句“玲珑湖石逻㠝岏”,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湖石的精致与错落有致,展现出一种自然界的精巧之美。接着“视之茗邈即之閒”两句,通过视觉与触觉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既远观又近在咫尺的意境,引人入胜。
“锦绣舒芳葩几簇,琅玕摇碧筠千竿”描绘了繁花似锦、绿竹成荫的景象,色彩鲜明,生机勃勃。其中,“芳葩”与“碧筠”分别代表了花朵与竹子,象征着生命的美好与坚韧。
“碧筠诘曲中得路,芳葩如屏后庭护”进一步展现了竹林与花丛的布局,竹子蜿蜒曲折,却自有其道路;花丛如同屏障,守护着庭院,寓意着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和谐共存。
“文轩五架虚且明,夏晓延凉咨政处”则将自然景观与政治活动巧妙结合,文轩作为政治决策的场所,在夏日清晨带来清凉,体现了对民众福祉的关注与关怀。
“延凉缅想歌南薰,阜财解愠廑万民”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希望借助自然的力量缓解民生疾苦,促进财富增长。
“每多旱甚盼雨候,亦有霖恒望霁辰”反映了诗人对气候变化的关注,表达了对雨水的期盼和对晴天的渴望,体现了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性的认识。
“望霁较可盼雨必,一岁舒眉能几日”则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指出虽然人们希望晴天,但雨水对于农业生产至关重要,一年中的晴天时间有限。
最后,“咄哉前言戏之耳,合是先忧凛无逸”以戏谑的口吻结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言论的反思,强调了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时,应时刻保持忧患意识,不忘勤勉与节俭。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更蕴含了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对社会、政治问题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弘历对自然与社会和谐共生的追求。
江心一舟才如掌,来无所从去何往。
已见滚入急浪中,忽然涌出潮头上。
一天风雨正狂颠,匝网水底信风牵。
恍惚浪与舟为一,舟有起伏浪随圆。
观之既久渐愁蹙,摇簸远空如败木。
不信篷箬覆重重,中有渔翁睡方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