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白海棠予素未之见甲寅八月寓金陵入高座寺一见之复从徐公辅江城阁一见偶作是诗·其二》
《白海棠予素未之见甲寅八月寓金陵入高座寺一见之复从徐公辅江城阁一见偶作是诗·其二》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琢月磨冰绝点埃,无端却下谪仙台。

何曾富贵能收拾,止有烟云共往来。

雪屋未寒先欲冷,玉簪凋罢始当开。

铅华洗尽无工力,漫对江城意莫裁。

(0)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白海棠的清雅与脱俗之美。首句“琢月磨冰绝点埃”运用比喻手法,将白海棠比作精心雕琢的月亮和打磨过的冰块,寓意其纯净无瑕,不染尘埃。接着,“无端却下谪仙台”一句,似乎在暗示白海棠虽生于人间,却有着超凡脱俗的气质,如同被贬谪的仙人,远离尘嚣。

“何曾富贵能收拾,止有烟云共往来”两句,进一步强调了白海棠的自然本性,它不为富贵所动,只与自然界的烟云相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追求。接下来,“雪屋未寒先欲冷,玉簪凋罢始当开”描绘了白海棠在寒冷中依然坚韧不屈的形象,即使是在即将凋零之际,也展现出生命的顽强与美丽。

最后,“铅华洗尽无工力,漫对江城意莫裁”表达了诗人对白海棠自然之美的赞叹,认为其无需过多修饰,本身就是一种艺术,面对这样的美景,诗人难以言表,只能默默欣赏。整首诗通过对白海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纯净、高洁品质的向往。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寄赠王侍郎时总戎蓟镇

相国提兵驱紫氛,年来羽檄罢纷纭。

千峰夜戟吹胡雪,万里秋笳断蓟云。

骠骑长呼辽左戌,单于三折漠南军。

麒麟错落尚书省,青鬓归来奉圣君。

(0)

万里

万里青枫悲素秋,千门风急楚云流。

江南涕泪重城急,海上亲朋暮角愁。

西入战烽迷汉骑,年来渔父失江鸥。

寄言诸将须深策,早把新军驻石头。

(0)

春兴八首·其一

往岁含春紫禁东,千官环佩散天风。

茂陵病逐樵人去,淮海春残桂树丛。

宦计云霄惟敝舄,主恩日月在冥鸿。

简书使者江亭满,可得相逢问汉宫。

(0)

送人归淮南

燕市六月芳草班,落日忽惊游子颜。

骑发邯郸逢赵璧,雨来桐柏近淮山。

黄河日夜去仍急,沧海东南浩不还。

秋到正逢丛柱色,王门诸客共谁攀。

(0)

送万彦和佥宪之广东

为郎依北斗,作赋重西京。

云里金茎诏,愁边沧海行。

星文开凤节,秋色动羊城。

桂叶双旋转,梅花列戟迎。

按章孤岛入,揽辔曲江平。

紫气朝看剑,苍梧夜勒兵。

回风五岭振,飞雨百蛮惊。

潮起鱼龙偃,珠来日月明。

罗浮高可立,溟渤远能清。

吴楚千戈泪,乾坤竹帛名。

纵横粤王垒,慷慨汉臣缨。

万里还相忆,寥寥今古情。

(0)

伤春四首·其四

野阔时仍鸟,山寒昼不花。

最怜簪冕客,何事管弦家。

驰马去朝日,登楼起暮霞。

青门悬万里,白发阻三巴。

天地方戎服,江湖况使槎。

独将留滞色,惆怅对春华。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