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始兴黄塘道中排律十四韵呈陈明府》
《登始兴黄塘道中排律十四韵呈陈明府》全文
明 / 黄儒炳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驱车江口道,小憩望朝暾。

峭壁高云气,清溪宿雨痕。

诸峰非一状,万壑若为源。

络绎红尘骑,依微白屋村。

岭头何日度,天末此中论。

大泽龙蛇走,深丛豹虎蹲。

年华看冉冉,途次厌喧喧。

未遣登临兴,忽伤赋役烦。

辽阳驰羽檄,下邑赋饛飧。

幸藉循良抚,犹堪皮骨存。

聚庐安保伍,倚杖牧鸡豚。

山水清如许,神明正可言。

小人纪风土,史氏采輶轩。

百里经过处,因声庞士元。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驾车前往江口道途中所见的自然风光与社会景象,以及对地方治理的感慨。首联“驱车江口道,小憩望朝暾”开篇即展现了一幅清晨出发,沿途欣赏美景的画面。颔联“峭壁高云气,清溪宿雨痕”通过峭壁与清溪的描写,展现了山川的壮丽与宁静之美。颈联“诸峰非一状,万壑若为源”则以多变的山峰和蜿蜒的山谷,表现了大自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接着,“络绎红尘骑,依微白屋村”描绘了旅途中的人间烟火,既有繁忙的交通,也有宁静的村落。尾联“岭头何日度,天末此中论”表达了对旅途的期待与思考。中间部分“大泽龙蛇走,深丛豹虎蹲”则以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野性。

后半部分“年华看冉冉,途次厌喧喧”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喧嚣生活的厌倦。“未遣登临兴,忽伤赋役烦”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对繁重劳役的无奈。“辽阳驰羽檄,下邑赋饛飧”可能是指边疆紧急军情与地方民生的对比,体现了对国家安危与百姓疾苦的关注。“幸藉循良抚,犹堪皮骨存”表达了对贤能官员治理的期望与对人民生存状态的担忧。

最后,“聚庐安保伍,倚杖牧鸡豚”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和谐与安宁。“山水清如许,神明正可言”赞美了自然环境的美好,并暗示了对道德品质的追求。“小人纪风土,史氏采輶轩”表达了对地方文化与历史的记录与传承。“百里经过处,因声庞士元”则是对过往贤人的追忆与致敬,体现了对古代智者的敬仰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与情感体验,也蕴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与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家国情怀与人文精神。

作者介绍

黄儒炳
朝代:明

(?—1626)明广东顺德人,字士明。万历三十二年进士。授翰林编修。官至吏部左侍郎。屡忤魏忠贤。天启六年,魏良卿封肃宁伯,儒炳知事不可为,即日告归,寻卒。
猜你喜欢

舟次赤壁

吴王岘畔泛川流,赤壁矶头半日游。

胜地空馀豪杰迹,扁舟不载古今愁。

极知风景终无异,莫念天时逝不留。

伤事伤怀长太息,静看江面没浮沤。

(0)

木犀花·其一

金粟如来涧壑姿,不随桃李赴春期。

江南花品秋居最,何况秋花中绝奇。

(0)

雪后玉堂夜直

雪压宫墙锁禁城,沉沉楼殿景尤清。

玉堂影乱灯交晃,银阙光寒夜自明。

尘暗图书愁独直,人闲铃索久无声。

銮坡地峻谁能到,莫惜宫壶酒屡倾。

(0)

送谢中舍二首·其二

喜闻嘉誉蔼淮壖,又看吴帆解画船。

陇亩遗民谈旧政,江山馀思入新篇。

人生白首吾今尔,仕路青云子勉旃。

举棹南风吹酒醒,禽觞莫惜少留连。

(0)

寄子山待制二绝·其一

留滞西山独可嗟,残春过尽始还家。

落花纵有那堪醉,何况归时无落花。

(0)

春日词五首·其一

宫坛青陌赛牛回,玉琯东风逗晓来。

不待岭梅传远信,剪刀先放綵花开。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