罨画溪边园千亩。有客高怀,欲与前贤耦。
种橘千林霜落后。洞庭何似丹阳守。
绀碧剖来香雾陡。摘句雕盘,好倩红酥手。
当日巴邛君忆否。此中不减商山叟。
罨画溪边园千亩。有客高怀,欲与前贤耦。
种橘千林霜落后。洞庭何似丹阳守。
绀碧剖来香雾陡。摘句雕盘,好倩红酥手。
当日巴邛君忆否。此中不减商山叟。
这首明代末期的词作《凤栖梧·其二》是梁清标为兰陵龚节孙的种橘图所作,描绘了一幅江南园林的美景。"罨画溪边园千亩"开篇即展现出一幅广阔的画卷,以比喻的手法形容溪边园林的美丽如画。接下来,诗人赞美了龚节孙的高尚情怀,他希望能像古代贤人一样在此地种植橘树,寓含着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种橘千林霜落后"描绘了橘树林在秋霜之后的景象,暗示了时光流转和丰收的期待。诗人将洞庭湖的景色与丹阳守(可能指地方官员)的治绩相提并论,表达了对龚节孙的赞赏,认为他的园艺成就堪比名胜之地。
"绀碧剖来香雾陡"运用色彩和香气的描绘,赞美橘子的清新芬芳,以及从中提炼出的佳酿。"摘句雕盘,好倩红酥手"则想象有人用精致的雕花盘盛放橘子,邀请佳人共享,增添了文雅的意趣。
最后,诗人以"当日巴邛君忆否"唤起对方对过去时光的回忆,而"此中不减商山叟"则借商山四皓的典故,表达对龚节孙隐居生活的高度评价,认为他在园中生活同样具有古代隐士的高洁情操。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赞美了园主的雅致情趣和隐逸生活,展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台湾槟榔何最美,萧笼鸡心称无比。
乍啮面红发轩汗,鵔鹅风前如饮酏。
人传此果有奇功,内能疏通外养齿。
犹胜波罗与椰子,多食令人厌鄙俚。
我今已客久成家,不似初来畏染指。
有时食鲚苦膻腥,也须细嚼净口舐。
海南太守苏夫子,日啖一粒未为侈。
红潮登颊看婆娑,未必膏粱能胜此。
鸡窗独坐每邀君,继日空成不世勋。
只眼遍窥天禄秘,寸心尽照石渠文。
人誇暗室光明地,我道熙朝纠缦云。
还有馀辉能射斗,压低剑气夜中分。
白地光明是我师,忆来有味是儿时。
辛勤到底无人识,甘苦唯应让子知。
一点丹心星耿耿,千秋青眼月迟迟。
夜阑还得生花梦,曾见文通绝妙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