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落深秋景,飘零远客居。
芙蓉依水媚,杨柳对门疏。
为士须行学,非农岂荷锄。
无人上封禅,却忆马相如。
摇落深秋景,飘零远客居。
芙蓉依水媚,杨柳对门疏。
为士须行学,非农岂荷锄。
无人上封禅,却忆马相如。
这首明代诗人李辕的《秋夜杂兴四首(其三)》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景象和个人心境。首句“摇落深秋景”展现了季节的萧瑟与凋零,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次句“飘零远客居”则表达了诗人的漂泊之感和异乡生活的孤独。
接下来,“芙蓉依水媚”以芙蓉(荷花)在水中娇艳的姿态,反衬出诗人内心的落寞,而“杨柳对门疏”则通过稀疏的杨柳,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冷清。诗人借物抒怀,寓情于景。
“为士须行学”表达出诗人作为士人,追求学问的决心,暗示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理想的坚守。然而,“非农岂荷锄”又暗示了他并非甘愿过农耕生活,而是期待能在仕途上有所作为。
最后两句“无人上封禅,却忆马相如”,诗人感叹无人能共享封禅的荣耀,暗指自己怀才不遇,只能追忆历史上如马相如那样的才子,表达了对功名未遂的感慨和对高尚事业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深秋景色为背景,寓言个人境遇,表达了诗人对学问的追求、对仕途的期待以及怀才不遇的无奈情绪。
秋色到极浦,层空霭行云。
长剑抚玉珥,欲降云中君。
桂旗澹偃蹇,风驭何缤纷。
淹留岂予愿,沐浴空兰薰。
涉世几灭顶,欲为多掣肘。
功名如浮云,于我亦何有。
惟兹华胥国,风土谙已久。
坐中可断取,聊试维摩手。
昏昏一卷书,兀兀三杯酒。
飘然到其乡,自觉乐而寿。
嗟我蒲柳姿,未老先已朽。
何尝慕管萧,但欲师广受。
未能脱羁束,洗濯愈瑕垢。
已矣姑两忘,蘧蘧学庄叟。
大块已载我,何如未生时。
气变芒芴间,七窍谁凿之。
百骸与九藏,假合以成兹。
与子非故交,从我如相期。
屈伸及动止,契合初不思。
常恐随物化,念此情凄洏。
我生梦幻中,变灭不复疑。
安得永相保,听我悲来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