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阅江楼歌》
《阅江楼歌》全文
清 / 翁方刚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昆仑一脉来夜郎,东流直下万里长。

包络滇黔汇交桂,中乃混一漓与湘。

浔梧百折到南海,全入牂牁归大洋。

端州城外石矶石,屹此四瞰为遮防。

三面皆山一面水,水又襟带山之旁。

初看七岩排北牖,金天逦迤腾光芒。

诸峰渐西势渐阔,远如两扇枨闑张。

一丝袅袅下天际,纡徐浩淼趋中央。

忽然斗起跑空立,一门万马争奋骧。

强弓迅矢发不及,白浪倒射苍崖苍。

束以孤亭受以峡,峡三十里皆羚羊。

建瓴屋下复有屋,崧台址本层层方。

因台拓扉俯峡底,不知更几千丈强。

大湘小湘出帆背,顶湖沥湖穿石梁。

龙湫又吐诸瀑下,峡口急斗声礌硠。

千岩树逼水关绿,万壑风溅山窗凉。

自此南江北江合,滔滔浩浩仍悠扬。

百里千里注海去,复接横浦浈含洭。

斜阳极天逆远翠,顷刻四壁皆江光。

云岚咫尺在几席,大书磨墨神苍茫。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翁方刚的《阅江楼歌》,描绘了长江从昆仑山脉源头至南海的壮丽景色。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将长江的蜿蜒曲折、山川的雄伟壮观和水势的磅礴生动地展现出来。从昆仑山的源头,经过滇黔桂等地,汇聚漓湘,再经浔梧、牂牁,最终流入南海。诗中运用比喻和动态描写,如“七岩排北牖”、“一门万马争奋骧”,形象地刻画了江流的起伏跌宕。

诗人还提到了端州城外的石矶,以及江两岸的山势变化,如“三面皆山一面水”、“一线袅袅下天际”。江上的景色也十分迷人,有瀑布飞泻、峡口激流,以及江风吹过山窗带来的清凉。最后,长江汇合南北江,浩荡入海,夕阳映照,江面上云雾缭绕,仿佛一幅巨大的水墨画卷。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开阔,充分展现了诗人对长江壮丽景色的赞美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翁方刚
朝代:清

翁方刚,字正三,号覃溪,大兴人。乾隆壬申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内阅学士,降鸿胪寺卿。重宴鹿鸣,赐三品衔,重宴琼林,赐二品衔。有《复初斋集》。
猜你喜欢

雨晴

天缺西南江面清,纤云不动小滩横。

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

尽取微凉供稳睡,急搜奇句报新晴。

今宵绝胜无人共,卧看星河尽意明。

(0)

浣溪沙·其八偕叔高、子似宿山寺戏作

花向今朝粉面匀,柳因何事翠眉颦?

东风吹雨细于尘。

自笑好山如好色,只今怀树更怀人。

闲愁闲恨一番新。

(0)

西江月.为范南伯寿

秀骨青松不老,新词玉佩相磨。灵槎准拟泛银河。

剩摘天星几个。奠枕楼东风月,驻春亭上笙歌。

留君一醉意如何。金印明年斗大。

(0)

朝中措·其一

腊穷天际傍危栏。密雪舞初残。

表里江山如画,分明不似人间。

功名何在,文章漫与,空叹流年。

独恨归来已晚,半生孤负渔竿。

(0)

梅子黄时雨

云宿江楼,爱留人夜语,频断灯炷。

奈倦情如醉,黑甜清午。

谩道迎薰何曾是,簟纹成浪衣成雨。茶瓯注。

新期竹院,残梦莲渚。应误。重帘凄伫。

记并刀剪翠,秋扇留句。信那回轻道,而今归否。

十二曲阑随意凭,楚天不放斜阳暮。沉吟处。

池草暗喧蛙鼓。

(0)

殢人娇·其一

深院海棠,谁倩春工染就。映窗户、烂如锦绣。

东君何意,便风狂雨骤。堪恨处,一枝未曾到手。

今日乍晴,匆匆命酒。犹及见、胭脂半透。

残红几点,明朝知在否。问何似,去年看花时候。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