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诏远行边,双旌拂锦鞯。
阵依鱼丽法,谋用豹韬篇。
草满蜚狐塞,沙填饮马泉。
功成何所愿,遗像画凌烟。
奉诏远行边,双旌拂锦鞯。
阵依鱼丽法,谋用豹韬篇。
草满蜚狐塞,沙填饮马泉。
功成何所愿,遗像画凌烟。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奉命出征边疆的壮阔场景。首句“奉诏远行边,双旌拂锦鞯”展现出了将军受命出征的庄重与荣耀,双旌随风飘扬,锦鞯映衬着将军的英姿。接着,“阵依鱼丽法,谋用豹韬篇”点明了军队布阵和战略运用的严谨与高超,鱼丽阵法与豹韬兵书的引用,体现了军事智慧的深厚。
“草满蜚狐塞,沙填饮马泉”两句则以边塞的自然景象为背景,生动地描绘了战场的辽阔与荒凉,同时也暗示了战争的艰苦与环境的恶劣。最后,“功成何所愿,遗像画凌烟”表达了将军对于功成名就后的淡泊与追求,希望自己的形象能被后人铭记,如同凌烟阁上的英雄画像一般,永垂不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边疆征战的宏大场面与将军的英勇精神,同时也蕴含了对功名的深思与对历史记忆的渴望,是明代边塞诗中的佳作。
初秋尚苦暑,归沐乃君恩。
地闲少来客,日晏犹闭门。
家乏念藜藿,开颜无一樽。
况复辞貌拙,敢随车马奔。
盥濯何所事,读书坐前轩。
岂堪当世用,空味古人言。
颇喜市朝内,独无尘土喧。
终年但如此,真窃太官餐。
维尧则天,与天同大。俯视九州,细于一芥。
挈以畀舜,超然自迈。维舜则尧,与尧同高。
俯视四海,细于一毫。挈以畀禹,熙然自陶。
尧舜之禅,允矣嘉躅。若稽厥龄,或髦攸趣。
洪惟高宗,才五十六。遽行尧事,有断于独。
洪惟寿皇,才六十三。遽行舜事,不谋于佥。
未倦于勤,先养其恬。功成身退,道与天参。
圣人视天,递退递进。进退俱休,尧舜之运。
于赫两朝,德宏业峻。铢较寸量,宁啻尧舜。
尧七十六,治水云初。咨岳试鲧,不遑宁居。
高宗时则,斯庆寿馀。久与道息,心实若虚。
舜六十三,即真云始。咨岳相禹,不遑宁止。
寿皇时则,斯巽位已。新与道休,心豁若洗。
凡退政几,等与大徽。此退之蚤,彼退之迟。
迟容可及,蚤孰踰斯。凡传国玺,等谓大美。
彼传之贤,此传之子。贤容可求,子孰获只。
传子若贤,一出于天。天固与子,尤人所便。
便而遂者,荣具庆全。退蚤若迟,一关于数。
数固与蚤,尤人所慕。慕而得之,荣全庆具。
蚤于尧舜,三十三年。独不一后,独不一先。
两朝吻合,时乃自然。舜后于尧,七岁而禅。
胡为尔稽,匪有攸恋。不欲与尧,匹休齐善。
寿皇禅意,盖与舜俱。所后七年,匪迹是拘。
不期而同,自然之符。高宗禅时,久旸忽雨。
雨应云何,恩洽以溥。寿皇禅时,久雨忽旸。
旸应云何,德辉以光。得天之应,诞彰孔盛。
新皇丕承,合为三圣。用牲于庙,靡灵弗歆。
式昭新皇,上合天心。决政于堂,靡怀弗畅。
式昭新皇,下符人望。天人同归,欲逃莫从。
虽父传子,亶为至公。汉唐岂无,揖逊之主。
非出本心,未为盛举。猗三圣君,真尧舜禹。
三圣一家,累洽重华。前未之有,后无以加。
小臣献颂,大而非夸。
《绍兴淳熙两朝内禅颂》【宋·曾丰】维尧则天,与天同大。俯视九州,细于一芥。挈以畀舜,超然自迈。维舜则尧,与尧同高。俯视四海,细于一毫。挈以畀禹,熙然自陶。尧舜之禅,允矣嘉躅。若稽厥龄,或髦攸趣。洪惟高宗,才五十六。遽行尧事,有断于独。洪惟寿皇,才六十三。遽行舜事,不谋于佥。未倦于勤,先养其恬。功成身退,道与天参。圣人视天,递退递进。进退俱休,尧舜之运。于赫两朝,德宏业峻。铢较寸量,宁啻尧舜。尧七十六,治水云初。咨岳试鲧,不遑宁居。高宗时则,斯庆寿馀。久与道息,心实若虚。舜六十三,即真云始。咨岳相禹,不遑宁止。寿皇时则,斯巽位已。新与道休,心豁若洗。凡退政几,等与大徽。此退之蚤,彼退之迟。迟容可及,蚤孰踰斯。凡传国玺,等谓大美。彼传之贤,此传之子。贤容可求,子孰获只。传子若贤,一出于天。天固与子,尤人所便。便而遂者,荣具庆全。退蚤若迟,一关于数。数固与蚤,尤人所慕。慕而得之,荣全庆具。蚤于尧舜,三十三年。独不一后,独不一先。两朝吻合,时乃自然。舜后于尧,七岁而禅。胡为尔稽,匪有攸恋。不欲与尧,匹休齐善。寿皇禅意,盖与舜俱。所后七年,匪迹是拘。不期而同,自然之符。高宗禅时,久旸忽雨。雨应云何,恩洽以溥。寿皇禅时,久雨忽旸。旸应云何,德辉以光。得天之应,诞彰孔盛。新皇丕承,合为三圣。用牲于庙,靡灵弗歆。式昭新皇,上合天心。决政于堂,靡怀弗畅。式昭新皇,下符人望。天人同归,欲逃莫从。虽父传子,亶为至公。汉唐岂无,揖逊之主。非出本心,未为盛举。猗三圣君,真尧舜禹。三圣一家,累洽重华。前未之有,后无以加。小臣献颂,大而非夸。
https://shici.929r.com/shici/QwHl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