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言玉虚游,奇绝慰心赏。
馀雪明层阴,初旭上清朗。
寒溪玻瓈色,远壑风雨响。
刺船度石濑,散策步林莽。
洞门划褰开,瑶室下深广。
分明堂九筵,帢匝旗五丈。
壁纹妙雕刻,石骨工刬磢。
云霞夹日月,麾幢导龙象。
异哉非人境,俨然故仙仗。
犬鹿访前闻,笙鹤寄真想。
天宝本衰运,灵扃为谁敞。
峥嵘昔祠殿,萧瑟今废壤。
谢公诗绚丽,黄郎笔豪爽。
断碑亦可怜,英标复何往。
把酒酹孤亭,回头叹尘鞅。
幽讨方自兹,当费屐几两。
驾言玉虚游,奇绝慰心赏。
馀雪明层阴,初旭上清朗。
寒溪玻瓈色,远壑风雨响。
刺船度石濑,散策步林莽。
洞门划褰开,瑶室下深广。
分明堂九筵,帢匝旗五丈。
壁纹妙雕刻,石骨工刬磢。
云霞夹日月,麾幢导龙象。
异哉非人境,俨然故仙仗。
犬鹿访前闻,笙鹤寄真想。
天宝本衰运,灵扃为谁敞。
峥嵘昔祠殿,萧瑟今废壤。
谢公诗绚丽,黄郎笔豪爽。
断碑亦可怜,英标复何往。
把酒酹孤亭,回头叹尘鞅。
幽讨方自兹,当费屐几两。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内心世界的寄寓。开篇“驾言玉虚游,奇绝慰心赏”即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与享受,以及这种体验带来的心灵满足。
接着,“馀雪明层阴,初旭上清朗”、“寒溪玻瓈色,远壑风雨响”等句节,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山水之美的深切感受。这里的“馀雪”与“初旭”营造了一种清晨的宁静与明朗,而“寒溪”的“玻瓈色”和“远壑”的“风雨响”,则让人联想到自然界那种微妙而又强烈的生命力。
诗中,“洞门划褰开,瑶室下深广”等句,通过对空间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神仙境界的向往。这里的“洞门”、“瑶室”都是道教修炼之地的常见描写,体现了诗人心中的理想世界。
随后,“分明堂九筵,帢匝旗五丈”等句节,通过对建筑物和装饰细节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宏大与庄严氛围的追求。这里的“分明堂”、“帢匝旗”,都是用来营造一种超凡脱俗的气息。
在“壁纹妙雕刻,石骨工刬磢”一段中,诗人通过对装饰艺术与自然之美的描述,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超越世俗、追求永恒的主题。这里的“壁纹”、“雕刻”和“石骨”,都是用来描绘一种精致而又坚固不朽的艺术形态。
紧接着,“云霞夹日月,麾幢导龙象”等句,不仅通过对天象与祥瑞之物的描写,增添了一种神秘而又庄严的氛围,也暗示了诗人对于超自然世界的向往。这里的“云霞”、“龙象”,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象征。
在后半部分,“异哉非人境,俨然故仙仗”等句中,诗人通过对仙境的描绘和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不仅表达了自己对于超凡脱俗世界的向往,也流露出了一种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这里的“异哉非人境”,突出了这种超现实的追求,而“俨然故仙仗”则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对过去的一份眷恋。
最后,“幽讨方自兹,当费屐几两”等句,通过对时间流逝与物是人非的反思,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物换星移的感慨,也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追求永恒的心境。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深刻表达,还通过对建筑装饰与艺术工艺的精彩刻画,构建了一种超凡脱俗、追求永恒的理想境界。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