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丝无力罥春长,急盏从挥白日忙。
烛下邀来偏巧笑,曲终不见只颠狂。
迷花未散尝侵晓,和雪难教更引商。
浣处似闻遗石在,相逢或恐是同乡。
游丝无力罥春长,急盏从挥白日忙。
烛下邀来偏巧笑,曲终不见只颠狂。
迷花未散尝侵晓,和雪难教更引商。
浣处似闻遗石在,相逢或恐是同乡。
这首明代程嘉燧的诗《和牧斋观剧四首次韵(其三)》描绘了一幅热闹而醉人的春夜场景。首句“游丝无力罥春长”以游丝比喻轻盈的春意,暗示了时光的流转与春色的绵长。次句“急盏从挥白日忙”则写出诗人饮酒畅快,忙碌于白天的欢乐之中。
“烛下邀来偏巧笑”描绘了在烛光下,女子的笑容格外迷人,透出一种娇俏的风情。然而,“曲终不见只颠狂”又暗示了酒宴结束后,诗人可能因醉态而忘形,只留下狂放的记忆。
“迷花未散尝侵晓”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漫长,诗人沉浸在花香与美酒中直到拂晓仍未清醒。最后一句“浣处似闻遗石在,相逢或恐是同乡”,诗人想象着或许在洗涤之处还能听到女子的声音,甚至怀疑她可能是来自故乡的熟人,流露出淡淡的思乡之情和对美好邂逅的回味。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夜宴饮的欢乐氛围以及诗人对女子的深深印象,同时也透露出淡淡的离愁和对家乡的怀念。
白日对芳树,静夜爱明月。
我饮虽不多,杯杓安可阙。
破屋有空缸,冷灶无黔突。
投餐闻韩辱,乞食使陶讷。
鉴此不求人,终身其镂骨。
傥有佳客过,未免贳袍笏。
风从东南来,语向西北发。
西北多凤雏,枝间报清越。
玉壶盛晓露,赠置醉莫歇。
却少可饮人,为告月休没。
前此访君时,已观堂宇邃。
安知中屏开,自有幽林致。
花搴岩桂红,石擘云根翠。
正当秋风来,不见摇落意。
日得吟其间,何须去为吏。
时不选数老独嗟,鬓毛未变目未花。
爱公深殿见桃李,长才高咏无能加。
红英灼灼弄日色,秾艳皎皎生铅华。
长廊垂幕风不动,映柳黄莺吟未涯。
燕衔新泥补巢缺,蜗压峻陛临角斜。
是时唯闻鸟雀闹,尽日不听车轮哗。
虽传此景无分到,但讶习惯犹豪誇。
他年造物傥有意,不使龊龊居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