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吴殿丞代州通判》
《吴殿丞代州通判》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举才不避势,必也知其长。

王官诚济济,岂得佐边疆。

代郡实雄要,昔已选帅良。

功名乃欲取,叱驭登太行。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殿diànchéngdàizhōutōngpàn
sòng / méiyáochén

cáishìzhīcháng

wángguānchéngzuǒbiānjiāng

dàijùnshíxióngyàoxuǎnshuàiliáng

gōngmíngnǎichìdēngtàixíng

注释
举才:选拔人才。
避势:不避权势。
知其长:了解他们的长处。
王官:朝廷官员。
济济:众多。
佐边疆:守边疆。
代郡:地理位置重要的地区。
雄要:重要。
选帅良:选过优秀将领。
功名:功绩和名声。
太行:太行山脉,象征着高远的目标。
翻译
选拔人才不避权势,必须了解他们的长处。
朝廷官员众多能力强,怎能只让他们守边疆。
代郡确实地理位置重要,过去已经选过优秀的将领。
追求功名的人啊,意欲攀登太行山去建功立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吴殿丞代州通判》。诗中表达了对吴殿丞被任命为代州通判的评价和期许。首句“举才不避势”赞扬了选拔人才时不论背景的态度,强调了公正性;“必也知其长”则指出选拔应注重个人才能。接下来提到朝廷官员众多(“王官诚济济”),暗示吴殿丞的能力足以在朝廷内部发挥作用,但诗人认为他更适合更重要的位置——“岂得佐边疆”。

诗人进一步强调代郡地理位置的重要(“代郡实雄要”),认为这是一个战略要地,需要优秀的将领来守卫。诗人回忆过去曾有优秀的人选担任过此职(“昔已选帅良”),暗示吴殿丞如果去代州,应当能延续这种优良传统。最后两句“功名乃欲取,叱驭登太行”寄予厚望,期待吴殿丞能够凭借自己的能力和威望,在边疆建功立业,如同驾驭马匹登上太行山那样豪迈。

总的来说,这首诗赞美了吴殿丞的才能,并鼓励他在更广阔的舞台上施展抱负,体现了对人才的肯定和对边疆治理的重视。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对菊

物候催移岁月忙,繁英代谢感风霜。

人誇老圃秋容淡,我爱疏篱傲骨香。

晚节几同韩相国,孤标此即鲁灵光。

平生何处寻知己,五柳门前隐士乡。

(0)

读剑侠传题后四首·其四

来去潞州道,登床盒竟偷。

多才偏女子,如梦尚公侯。

因果前身事,干戈一夜休。

阮咸歌别后,凄断木兰舟。

(0)

寿张母林孺人七十诞诗

北城楼张号高义,同居共爨已六世。

留都风俗波靡馀,万一见之亦足异。

家人不离由母贤,孤侄孽子如己气。

只今垂白跻古稀,寿筵高张三綵戏。

此筵合依连理枝,宁问同根与异蒂。

我为作歌,也匪侑觞,感激慈孝警聋瞆。

(0)

送总运李挥使还维扬诗

维扬李挥将,从我甘泉山。

暂尔脱介胄,求闻俎豆间。

文武非二道,折冲即周旋。

今将韬略技,化为转运贤。

异用本同体,君行宜勉旃。

(0)

送高司寇之京

日照江水涯,凄风爽鸠飞。

严霜始消尽,正是好春时。

满城送司寇,冠盖何陆离。

登高云雾合,望断继以诗。

(0)

予与潘黄门使安南还憩龙州同州守赵良弼游仙岩即席赋此时正德癸酉年二月十日

峥嵘矻野次,石壁开岩扉。

山木虽未多,白云暮来归。

小憩登陟馀,超然生远思。

凉飙起新霁,高歌递微晖。

风云一飘散,浩荡本无期。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