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重侍中血,溅衣勿浣也。
孝惠且知之,何况进此者。
今人多泰准,七尺肯轻舍。
安危难可期,所恃有佳马。
珍重侍中血,溅衣勿浣也。
孝惠且知之,何况进此者。
今人多泰准,七尺肯轻舍。
安危难可期,所恃有佳马。
这首诗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表达了对忠诚与牺牲的深刻思考。首句“珍重侍中血,溅衣勿浣也”以“侍中血”象征忠诚与牺牲,强调了这种精神的珍贵与不可磨灭。接着,“孝惠且知之,何况进此者”,通过类比,指出即使是孝惠帝这样的君主都能理解并尊重这种牺牲,更不用说其他人了。
“今人多泰准,七尺肯轻舍”则转向现实,批评当代人对于忠诚与牺牲的轻视,认为人们往往不愿意为了理想或信念而付出代价。“安危难可期,所恃有佳马”则进一步探讨了在不确定的环境中,人们依赖的可能只是表面的物质条件,如“佳马”(优秀的马匹),而非内在的精神品质和忠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忠诚、牺牲以及内在精神价值的重视,同时也对社会风气中的轻率与短视提出了批判。
经旬卧斋阁,终日亲剂和。
不知雪已深,但觉寒无那。
飘萧窗纸鸣,堆压檐板堕。
风飙助凝冽,帏幔困掀簸。
惟思近醇醲,未敢窥璨瑳。
何时反炎赫,却欲躬臼磨。
谁云坐无毡,尚有裘充货。
西邻歌吹发,促席寒威挫。
崩腾踏成径,缭绕飞入座。
人欢瓦先融,饮隽瓶屡卧。
嗟予独愁寂,空室自困坷。
欲为后日赏,恐被游尘涴。
寒更报新霁,皎月悬半破。
有客独苦吟,清夜默自课。
诗人例穷蹇,秀句出寒饿。
何当暴雪霜,庶以蹑郊、贺。
白头老翁发垂领,牵孙与客摩孙顶。
翁年八十死无恤,怜女孩童困饥馑。
去年虽旱犹禾熟,今年飞霜先杀菽。
去年饥馑犹一粥,今年饥馑无馀粟。
客谢老翁将孙去,泪下如丝不能语。
零丁老病维一身,独卧茅檐夜深雨。
梦回犹是误呼孙,县吏催租正打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