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道中二首·其二》
《道中二首·其二》全文
宋 / 宋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舣船清颍岸,岸豁见高原。

桑柘寒烟路,牛羊落日村。

扣舷鱼艇集,争食渚凫喧。

去去风波事,逢人未易言。

(0)
翻译
停船在清澈的颍河岸边,河岸开阔展现出广阔的高原。
沿着路边有桑柘树丛,升起淡淡的寒烟,牛羊在夕阳下归村。
敲击船舷,渔舟纷纷靠拢,水鸟们争抢食物,叫声嘈杂。
离开这里,风浪之事难以言说,遇到的人也无法轻易述说。
注释
舣船:停船。
清颍岸:清澈的颍河岸边。
豁:开阔。
高原:广阔的高原。
桑柘:桑树和柘树。
寒烟:淡淡的冷烟。
落日村:夕阳下的村庄。
扣舷:敲击船舷。
鱼艇:渔舟。
渚凫:水边的野鸭。
喧:嘈杂。
去去:离去。
风波事:风浪之事。
逢人:遇到人。
未易言:难以述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图景。诗人通过“舣船清颍岸,岸豁见高原”两句,勾勒出一片宁静的水乡风貌,其中“舣船”指的是停靠在河岸边的小船,“清颍岸”则是清澈小溪流经的岸边,而“岸豁见高原”表明岸边开阔,可以看到远处的高原,给人以广阔的视野感受。

接下来的“桑柘寒烟路,牛羊落日村”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平静与和谐。其中,“桑柘寒烟路”中的“桑柘”指的是桑树和柘枝,常用来形容田园风光,而“寒烟”则是秋冬时节路边升起的淡淡炊烟;“牛羊落日村”则展现了傍晚时分,牛羊归群的温馨场景。

在诗的下半部分,“扣舷鱼艇集,争食渚凫喧”中,“扣舷”是船桨敲击船身的声音,“鱼艇集”则描绘了水面上聚集的渔船,而“争食渚凫喧”则形容了水鸟在争抢食物时发出的喧闹声,这些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最后两句“去去风波事,逢人未易言”,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纷扰的心境。其中,“去去风波事”中“去去”表示离开或远离,而“风波事”则是指世间的烦恼和变迁;“逢人未易言”则是说与他人相遇,但内心的感受却难以用语言表达。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一种情怀。

作者介绍
宋祁

宋祁
朝代:宋   字:子京   籍贯: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   生辰:998~1061

宋祁(公元998年—公元1061年),字子京,小字选郎。祖籍安州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高祖父宋绅徙居开封府雍丘县,遂为雍丘(今河南商丘民权县)人。北宋官员,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词人。司空宋庠之弟,宋祁与兄长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范镇为其撰神道碑。天圣二年进士,宋祁初任复州军事推官,经皇帝召试,授直史馆。
猜你喜欢

十一日招城东小集示观早春掩关之作次韵

才可冲泥即见寻,山窗清话又更深。

攒眉到处曾逃社,把臂当时已入林。

竹马骑来谁骏跛,纸鸢飞去各升沈。

惟应头白仍相对,三十余年共此心。

(0)

己巳正月十二日纪事

纵理铜山相竟真,一簪今日不随身。

死教赤棒先笞鬼,生作苍鹰乱击人。

钜万囊中空掩敛,无双花底太横陈。

十年田窦谈因果,东市朝衣又斩新。

(0)

过万柳堂有感

当年万柳壮金台,此日空堂遍草莱。

偶有客从三径过,绝无人处一花开。

莺啼杂树春将暮,风满危楼雨欲来。

不尽深情凭吊里,鞭丝帽影暂徘徊。

(0)

灞陵怨别·其二

树里黄河绕塞长,边风吹角水茫茫。

关西老将头如雪,醉倚弓刀说战场。

(0)

杨升庵先生像

万死投荒落魄人,偶然重现宰官身。

金鸡远寄东华梦,杜宇空啼故国春。

关塞魂归云似墨,琵琶声断雨如尘。

哀牢几树垂垂柳,尚识前朝放逐臣。

(0)

春日同人过壶山看桃花即逾七星山背出补陀岩至栖霞寺小集

年年踏遍壶山路,远近桃花几万重。

花好不知人面改,山青长似佛头浓。

草痕匝野铺芳荐,莺语多情引瘦筇。

地下酒人吾所与,祇须烂醉付千钟。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