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踏遍壶山路,远近桃花几万重。
花好不知人面改,山青长似佛头浓。
草痕匝野铺芳荐,莺语多情引瘦筇。
地下酒人吾所与,祇须烂醉付千钟。
年年踏遍壶山路,远近桃花几万重。
花好不知人面改,山青长似佛头浓。
草痕匝野铺芳荐,莺语多情引瘦筇。
地下酒人吾所与,祇须烂醉付千钟。
这首清代诗人李宗瀚的《春日同人过壶山看桃花即逾七星山背出补陀岩至栖霞寺小集》描绘了春天游历壶山时的景象。首句“年年踏遍壶山路”,表达了诗人对壶山景色的熟悉与喜爱,每年春天都会前来赏花。次句“远近桃花几万重”则生动展现了桃花盛开的壮观场景,仿佛无数重叠的粉色云霞。
“花好不知人面改”一句,诗人以桃花自比,感叹岁月流转,人事变迁,而美景依旧。接下来,“山青长似佛头浓”运用比喻,形容山色青翠如佛头上的浓发,增添了神秘与宁静的氛围。
“草痕匝野铺芳荐,莺语多情引瘦筇”两句,通过描绘草地如茵、鸟语花香的场景,展现出春天生机盎然的气息,诗人手持竹杖(筇)漫步其中,心情愉悦。最后,“地下酒人吾所与,祇须烂醉付千钟”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饮赏花,想要借酒消愁,尽情享受这美好的春光。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壶山春日的美景,融入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是一首富有情感的山水诗。
青丝织作双鸳鸯,紫丝绣成双凤凰。
在家不敢窥屏著,心愿出门逐夫婿。
琴中解道人心事,不辞半夜将身去。
君亲涤器妾当垆,岂料赋成天上知。
临邛旧事不记省,千金多买青蛾眉。
嫁时衣裳今尚在,妾貌未衰君意改。
当时去家恨太迟,今日思家翻自悔。
玉环既断不复连,青铜既破不复圆。
古来佳人多薄命,不见鸾胶能续弦。
但愿新人同燕婉,桃花长春月长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