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哑哑,知返哺。子从军,母为虏。
空房糠籺久饥妻,独对城乌夜夜啼。
啼残玉箸双流血,飞乌惊去城崩裂。
乌哑哑,知返哺。子从军,母为虏。
空房糠籺久饥妻,独对城乌夜夜啼。
啼残玉箸双流血,飞乌惊去城崩裂。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凉的家庭悲剧画面,通过“乌”这一意象,巧妙地将家庭成员的情感与命运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哀婉的氛围。
首句“乌哑哑,知返哺”,以乌鸦反哺的典故开篇,寓意着母爱的伟大与无私。接着,“子从军,母为虏”,点明了家庭成员因战乱而分离的命运,儿子远征,母亲被俘,家庭陷入破碎之中。
“空房糠籺久饥妻”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妻子在空荡荡的家中,长期忍受饥饿的痛苦,生活极其艰难。而“独对城乌夜夜啼”则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哀愁,夜晚的乌鸦叫声,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悲伤与无奈。
“啼残玉箸双流血”一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描述了妻子因思念亲人而泪流满面的情景,泪水如同断线的珍珠,滴落在冰冷的地面上,充满了悲痛与绝望。最后,“飞乌惊去城崩裂”一句,以乌鸦的惊飞和城市的崩塌象征着战争的残酷与无情,同时也暗示了家庭的破碎与毁灭。
整首诗通过对乌鸦的描写,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社会背景相结合,深刻揭示了战争给普通家庭带来的巨大创伤,以及人性在极端环境下的复杂表现。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