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吏无守心,眷属夜先遁。
馁气由上萌,何从禁民乱?
举郡为一空,白昼绝烟爨。
弃饭荒城根,饿狗逐鸡窜。
巡城虽有兵,逸者已过半。
意谓军律疏,当无诛罚患。
仰看日薄西,行人稍得间。
遂脱虎口危,未嫌牛后殿。
出郭眄野坰,愁鸿岂徒万?
争坐不择地,转似获安奠。
甚至丛冢旁,投隙设蒲荐。
颇闻粮饷移,官食不保晏。
况尔蚩蚩氓,本来草苴贱。
在目洵可悲,自顾益危惮。
于势难再穷,何由得权变?
且从西市庐,坐憩片时倦。
将吏无守心,眷属夜先遁。
馁气由上萌,何从禁民乱?
举郡为一空,白昼绝烟爨。
弃饭荒城根,饿狗逐鸡窜。
巡城虽有兵,逸者已过半。
意谓军律疏,当无诛罚患。
仰看日薄西,行人稍得间。
遂脱虎口危,未嫌牛后殿。
出郭眄野坰,愁鸿岂徒万?
争坐不择地,转似获安奠。
甚至丛冢旁,投隙设蒲荐。
颇闻粮饷移,官食不保晏。
况尔蚩蚩氓,本来草苴贱。
在目洵可悲,自顾益危惮。
于势难再穷,何由得权变?
且从西市庐,坐憩片时倦。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时期百姓生活的艰辛与绝望。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战争给社会带来的巨大破坏和混乱。通过描述将吏的失职导致眷属逃散、食物短缺、城市空旷、人们四处逃亡的场景,以及对未来的担忧和对现状的无奈,深刻揭示了战争对普通民众生活的影响。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如“饿狗逐鸡窜”、“出郭眄野坰”等,生动地展现了战乱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与对权变之道的思考,“且从西市庐,坐憩片时倦”,暗示了在困境中寻求暂时的安宁与休息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清代战乱时期的社会现实,也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和平的渴望。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现实洞察,展现了中国古典诗歌在反映社会问题方面的独特魅力。
夜入虎丘山,露坐白莲池。
秋月淡淡开涟漪,秋风袅袅吹葛衣。
月中歌声遏云起,双翮忽欲乘风飞。
憨憨泉,甘如饴,一饮数斗疗我饥。
可中亭上鸣参差,希音嘹亮明者谁。
方思道,郑继之,二人瞰世同一机。
今时莫道无钟期。
吁嗟乎太行之路多崄巇,烟尘障天咫尺迷。
壮志于我夫何为,五斗米,焉足糜。
南山有蕨藜,北山有紫芝。
归乎归剑池,蛟龙久不起。
生公法石至今疑,来日大难知不知。
愿言将子颠冥于武夷。
连山苍苍若星宿,大江孤屿象云搆。
我行东南未见此,云是东瓯斗城子。
巽吉仁王柄东指,松坛华盖魁堪拟。
西山岧峣作领袖,就中陈迹无不有。
前有王将军,后有谢太守。
白云春草芜没久,墨池岁岁生芳茆。
自有王谢经行处,至今景物无尘垢。
绍兴以来产俊英,周刘郑薛次第兴。
咸淳之上二百载,醇正无过王龟龄。
要皆山川所毓秀,亦自守者善造就。
林侯风流士,直驾王谢后。
宾御尽才藻,形胜布篆籀。
功成北首谁与娱,但写江山入画图。
行边似防百怪出,耳畔长闻海波入。
驻鹤亭,吹笙台。
更有雁荡四百峰崔巍,千年陵谷辞劫灰。
我生胡为处溷浊,明日黄冠归去来。
《林员外东瓯斗城图引》【明·郑善夫】连山苍苍若星宿,大江孤屿象云搆。我行东南未见此,云是东瓯斗城子。巽吉仁王柄东指,松坛华盖魁堪拟。西山岧峣作领袖,就中陈迹无不有。前有王将军,后有谢太守。白云春草芜没久,墨池岁岁生芳茆。自有王谢经行处,至今景物无尘垢。绍兴以来产俊英,周刘郑薛次第兴。咸淳之上二百载,醇正无过王龟龄。要皆山川所毓秀,亦自守者善造就。林侯风流士,直驾王谢后。宾御尽才藻,形胜布篆籀。功成北首谁与娱,但写江山入画图。行边似防百怪出,耳畔长闻海波入。驻鹤亭,吹笙台。更有雁荡四百峰崔巍,千年陵谷辞劫灰。我生胡为处溷浊,明日黄冠归去来。
https://shici.929r.com/shici/b4QhFGe.html